????大年初一的早上,要放開門炮,這個任務(wù)當然還是馮振昌的,他先起床,放了一掛兩千響的鞭炮。
????馮一平穿上父母給他買的新衣服,一件藍色格子的夾克衫,一條墨綠色燈芯絨的褲子,一雙翻毛牛皮鞋。買的時候梅義良幫著參考,考慮耐穿的同時,還兼顧了下時尚,所以都還不錯。
????記憶中好多年吧,沒有在大年初一穿上一身的新衣服,馮一平感覺還是蠻好。他特別中意那雙牛皮鞋,里面有絨,穿起來很暖和。
????不像北方是吃餃子,他們這家里早上是吃面,而且是用魚煮面,取“年年有余”的意思。
????一條鯉魚,處理好后切斷,放在鍋里煎至兩面金黃,然后加水煮,煮熟以后加入面條,再打很多荷包蛋進去,鍋里湯再煮開,加入小蔥,加一點味精,就開吃。
????很簡單的做法,但很美味,馮一平后來在外面反復(fù)做了多次,就是做不出這個味來。
????家里牽的油面,馮一平是百吃不厭,父母當然給他夾了很多魚,好幾個雞蛋,至于面,那就是個搭頭而已。
????早飯還沒吃完呢,拜年的就來了。
????初一的時候,沒有外面的人來拜年,都是塆里的后輩到長輩家拜年。隔壁馮衛(wèi)東的小女兒第一個來,一會,文華、文輝等馮一平的幾個堂侄,還有同一房的那些沒成年的后輩,穿著新衣服,都來了。
????也不能怪他們來的早,這里的規(guī)矩,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拜年,被認為是不懂禮的。
????馮一平很理解這些小家伙的心情,原來他也和他們一樣。一年就這么一次,能從各家拿到各種吃的,生怕到中午飯前該去拜年的人家都沒走完,那不是少了一大塊收入嘛。
????為了免得兜里裝滿了,還要跑回家里清空耽誤時間,好多小孩子都是直接背著書包來的。
????這個時候,他們的嘴都很甜,進門先問好,然后就說家里大人教的吉祥話,馮振昌放下碗,去放鞭炮表示歡迎,梅秋萍則一個個的招呼,給每人都裝上糖、蘋果,桔子、餅干、奶油瓜子等,至于花生這些家家都有的東西,就看他們要不要。
????今年買的多,梅秋萍也比往年大方,知道這里不少好東西,還給的多,其它房的小孩子也來。從輩分上說,全塆的小孩子都是馮振昌的晚輩,而且大多是孫輩,曾孫輩的,給他拜年也理所當然。
????雖然給出去的東西多,馮振昌和梅秋萍還是很高興,前幾年,只有一些瓜子花生,炸的云彩果等這些家家都有,不是很稀罕的東西,同一房的后輩當然要來,但塆里的其它孩子來的很少。今年塆里的孩子來這么多,其實也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這種成就感平時花錢也買不到。
????馮一平吃完早飯,也要出去拜年。他現(xiàn)在去拜年,當然不是為了那些吃的,而是出于禮節(jié)。半大小子去拜年,當然不好空著手,一般都是帶兩瓶酒。好在要去的地方不多,也就三個叔叔家,隔壁的馮衛(wèi)東和馮家升兩家,再加上馮振昌的好伙計馮明志家,一共六家。
????六家加起來就是十二瓶酒,當然沒有買那么多。因為他送出去多少瓶,照樣會回來多少瓶。比如他去馮衛(wèi)東家拜年,帶兩瓶酒,一會馮宏兵也會帶著兩瓶就來他家拜年,人情往來就是這樣。
????這個時候家家的人都多,主要都是那些小拜年客一撥接一撥的,他也就每家坐一會,說會話,然后放下禮物就走。當然不會讓他空手走,每家都要給包煙,抓些東西塞給他,于是等他回到家時,裝酒的袋子里塞的滿滿的,口袋里也滿滿的。
????梅秋萍笑,“看來出去一趟不錯嘛,拿這么多東西回來,要不要再奪取幾家?!?br/>
????馮一平也覺得挺有意思,把煙挑出來給馮振昌,口袋里的東西全部掏出來,放到袋子里,給梅秋萍,“剛好,我怕拜年的來的多,買的東西不夠?!?br/>
????梅秋萍說,“再來十幾個都夠,買的時候就想到了?!?br/>
????馮振昌也笑,“這些都是你拜年拜回來的好東西,還是你自己留著吧?!?br/>
????正月初二,是去外婆家拜年的日子。
????馮宏兵外婆家也在下面,比梅家塆更遠一些,和他妹妹一起,三個人結(jié)伴。
????是他們新年里第一次出遠門,兩家都放了很長的鞭炮,兩家的家長都送到后崗上,再三叮囑,路上小心,一路順順利利的,東西不要摔了。也許重點還是在這后面一句,因為三個人都兩手不空,都拿著糖酒和罐頭。
????一路上,鞭炮聲此起彼伏,家家都在迎來送往。路上逐漸匯合了其它人,都是去拜年的。路上也碰到上去拜年的親戚,馮一平就碰到大姨二姨家的老表們上來拜年,一個表姐說,“哎呦一平,你穿這身還真好看?!?br/>
????表哥們則是感覺,雖然就短短一年的時間,原本那個很靦腆,有些害羞,不太愛講話的表弟大方了許多,話也多了起來。
????緊趕慢趕的,9點多到了外公家,好些人不在家。小舅不在,外婆娘家還有一個弟弟健在,四兄弟里還沒成家的小舅每年去拜年。表弟妹們也都不在,全都去了各自外婆家,二舅和三舅媽也不在,他們和孩子們一起去的。
????外公準備好了糖和酒,大舅帶著馮一平去塆里的堂舅家拜年,說實話,這些堂舅,基本沒什么來往,誰是誰,馮一平都分不清楚,二十來戶人家,他拜年拜了一半,都是進門叫一聲舅,問聲過年好,喝杯糖水,舅舅們問幾句家里的情況,關(guān)心下他的學習,放下禮物就去下一家,最后,趕在中午前,到了王昌寧家。
????王昌寧也去外婆家了,他姐姐在家,還是印象當中的那么樸素實在。家里還有其它客人也在,馮一平都不太認識,也到了飯點,馮一平被強留著吃中午飯。
????菜都沒吃幾口,就有王昌寧的叔伯家來請,看到馮一平,“哦,這是建中叔的外孫,昌寧的同學是吧,聽說成績很好的,那就一起去我家坐坐吧,讓我們也沾沾你的才氣?!?br/>
????這話太過譽了,讓馮一平有些無地自容的趕腳。
????馮一平于是跟著一大群人去另外一家做客,照樣沒吃一會,又有下一家過來叫,如果不是后來梅建中來叫,馮一平這餐中飯不知道要吃幾家。
????反正外公來叫的時候,他已經(jīng)吃到第四家。
????回到外公家,照樣吃不安穩(wěn),不斷有舅舅家來請,梅建中都擋了回去,說馮一平在隔壁王家灣已經(jīng)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