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府,府衙大堂。
霸州知府與一應官員正在府衙中堂之上小意地陪著李曉。
李曉也懶得搭理他們,只是在上首處自顧自翻閱著最新的軍報和文書。
身為領兵在外的王爵如果再結(jié)交地方官員那可是犯大忌諱的,別說李曉現(xiàn)在不是太孫,就算日后做了太子這點也是需要避諱的。
李曉看完之后便將手中的軍報遞給了王泰和一名中年將領。
輕輕拿起手邊的一盞茶盅抿了一口后,李曉看向了霸州知府道:
“段知府,本王剛剛接到新任北直隸總督劉嚴劉大人的信函,劉閣部明文與信給本王,要求本王盡快肅清河北的民亂?!?br/>
“本王初來乍到,這霸州府的情況如何還請段知府如實與本王講講。”
段知府聞言擦了擦額頭上的汗?jié)n,他可是聽說了靖綏郡王進城斬知縣的事,對于這位少年權(quán)貴心中不敢生出一點懈怠之情:
“啟稟王爺,霸州府治下十二縣,如今各縣民生安穩(wěn),未有大規(guī)模民亂?!?br/>
“如今只有文安縣因為幾月前遭過兵災,此時治下還有些許叛軍流賊,其余各縣都還算靖綏?!?br/>
李曉聞言皺了皺眉頭追問道:
“既然知道文安縣還不太平,京營在此有四千健卒就食,為何去平亂?”
段知府聞言當即臉色變得有些不自然了起來,支支吾吾地正待要解釋什么。
就在此時一個暴躁的聲音打斷了段知府的回話:
“這特娘的打得什么仗!”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虎髯豹頸的長臉黑廝將手中的軍報丟在地上罵罵咧咧地道:
“守守守!閆茂青在的時候讓我們就近死守各縣各城,如今換了個劉閣部,十萬山東衛(wèi)所軍陳兵滄州,還不合圍剿賊!非要等天津府破了才開心不成!”
“要是給我老牛一萬人馬...嗚嗚嗚...嗚嗚嗚...”
長臉黑廝話還沒說完就被身邊的王泰伸手捂住了大嘴,只能從嘴里發(fā)出嗚嗚嗚的聲音。
倒是段知府聽了這黑廝的話,只感覺場中輕松了些許,依舊小心地對李曉回話道:
“回王爺?shù)脑?,正如剛才臨海侯的話那般,之前下官們也是遵從閆茂青的指令堅壁清野,這京營調(diào)動也不是我們這些地方知府說了算的,這才...”
李曉本意也沒打算拿這個知府怎么樣,畢竟是正五品的知府,又是科甲正途出來的官員,如何是想殺就殺的。
“段知府所言本王也略知一二,如今閆茂青也已經(jīng)被落獄了,既然劉閣部需要本王替他盡快肅清河北,那段知府此處的糧草...”
李曉此次所為很簡單就是為了籌措糧草而來,至于這糧草是從常平倉里出還是讓地方官紳認捐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李曉估計應該會由文安縣的常平倉和文安縣士紳來負責這筆糧草。
段知府倒也不傻,沒有一拍腦袋便就應下了李曉的請求,反而是小心地問道:
“不知王爺需要多少糧草才能...”
李曉心中暗自計算了一個數(shù)值之后沉聲答道:
“五萬大軍,一個月的糧草!”
段知府聞言不敢相信地看著李曉,這五萬大軍一月的糧草,這個數(shù)量的糧草斷不是霸州府這種下等府所能承受的。
便是大齊境內(nèi)財政最好的上等府拿出這筆費用之后也得陷入一陣子的財政困難!
李曉見段知府這幅樣子,也知道自己要的價碼太高了,但是他又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
“這件事便就這么定了,段知府盡快籌措糧草送過來吧,若是有所不足的,可以先向兄弟府縣借調(diào)一些嘛!”
這些當官的基本都有自己的人脈和關系網(wǎng),真要舍下面皮找周圍的同期或者鄉(xiāng)黨應個急也并非什么難事。
念及于此李曉端起了茶盞對段知府道:
“若無其他事情,段知府就盡快去辦吧,越快辦成,劉閣部那里本王定會去信嘉獎!”
段知府聞言和其余屬官左右面面相覷了一番之后,只能無奈地退出了中堂。
不是他們不想討價還價,這李曉帶著斗倒天啟帝和嚴黨的威風南下掌兵,又二話不說砍了一個知縣,人的名樹的影,由不得他們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