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嬌小、成傘狀形,著生在花莖頂端,花柱突出、花瓣倒披針形,向后開展卷曲,邊緣呈皺波狀,花被管極短;
樣子和龍爪菊有些相似,但那種血紅之色,是那么妖冶、艷麗、絢爛……
“曼珠沙華?!?br/> 丁廷岳脫口而出道。
“這是我的名字,是不是很美?”
轎中之人傳來聲音,笑吟吟地問道。
“確實很美?!?br/> “幽泉水中流瘦影,奈何橋下落霞堆,白紗襟上結(jié)寒淚。
花紅彼岸,指捻塵灰。孟婆默默,馬面巍巍。勝時誰料敗時危?!?br/> “都這時候了,你小子還有心情吟詩作對?”
中年道長心中吐槽了一句,不過卻發(fā)現(xiàn)轎中之人卻停下了攻勢。
“把面具拿來,我可以讓你們走?!?br/> 雖然不知道為何改了主意,但也只是稍作猶豫施展出控物術(shù)將面具送到轎中,轎簾只是微微張開一點,看不出里面之人究竟是什么樣子。
然而只是稍作片刻之間,那銀狼面具竟然從轎中飛出,再一次地回歸其手中,隨后那大紅花轎隨風而去,但傳出一手詩詞:
“彼岸花開開彼岸,斷腸草愁愁斷腸。奈何橋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br/> “你倒是有佛緣,日后我們會有再見面之日?!?br/> “什么佛緣,年輕人可不要信,有沒有興趣來吾全真清靜派?”道長有些心急地連忙說道。
“不去,絕對不去?!?br/> 直接就是斷然拒絕,眼見尋找了大半年的東西,近在眼前,動動嘴就可以得到。
但“全真”這兩個字一說出口,瞬間就打消了喜悅異常的心情,道家門派分全真道和正一教:
全真道不尚符箓,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后命的內(nèi)丹修煉,主張功行并重、清凈恬淡、無私寡欲;重視儒家的倫理道德實踐,強調(diào)忠君孝親。提倡苦行忍辱,苦己利人。道士必須出家住觀,不能擁有妻室,蓄發(fā),戒律嚴格。
正一教傳教形式以行符箓為主要特征,即畫符念咒、驅(qū)鬼降妖、祈神福禳災,并崇信鬼神。在戒律方面,正一道士可以有家室,不住宮觀,可以不蓄發(fā),宮觀清規(guī)不如全真道嚴格。
要是正一教,倒是可以去,至于全真道那就算了,特么的與和尚的清規(guī)戒律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自己的修煉,主要是修個逍遙自在,無拘無束,享受生活……
無論是佛家,還是道家,好像都不適合自己,至于那曼珠沙華所說的佛緣,呵呵,自己還能去當和尚去?
開玩笑,寧愿當?shù)朗恳膊荒墚敽蜕?,最起碼道長那長發(fā)飄飄,看上去也有賣相,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
至于和尚,恕他直言,能駕馭住光頭造型的男人是真心不多。
“為何?”
“你也是那儒家弟子?!?br/> 呵呵,要不是自己考取了解元的功名,估計自己都被那書院除名了。
儒家,
真以為現(xiàn)在的儒家還是真正的儒家?
從叫董仲舒的那個人開始,估計孔子他老人家的棺材板就已經(jīng)壓不住了!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br/> 必須得找個高大上的理由,總不能說自己受不了那清規(guī)戒律吧?
在他眼中,這些清規(guī)戒律就像是一層無形的枷鎖,自己這種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又怎么會套上?
“有緣無分,算了!”
道長的心境倒是很灑脫,沒有什么威逼利誘之類的,不愧是道家高人。
“我有一術(shù),你可愿學?”
“那么代價又是什么呢?”
“因為緣分吧,貧道游歷四方,當廣結(jié)善緣,你可愿意?”
“愿意?!?br/> 暫時性白嫖的法術(shù)當然要,欠下一份因又如何,到時間還給他一個果;其實他更想要一部功法,然而那是不可能的。
“此術(shù)名為靈覺術(shù),以敏銳直覺為核心的探查之術(shù)?!?br/> 靈眼術(shù)、靈嗅術(shù)、靈耳術(shù)、靈舌術(shù)和靈觸術(shù),是五種通用、無品階之術(shù),修煉之人小至入門九品,大至一品大能。
當然,施展出來那肯定是不一樣的,讓人不得不驚嘆,這特么是同一種法術(shù),不能說毫不相干,只能說是天差地別。
其實在五靈之術(shù)外,還有第六術(shù)——靈覺術(shù),就和五感五識之外還有第六感一樣!
要是五靈之術(shù)其中之一,只是一個小因果,而這靈覺術(shù),可不是一個小因果那么簡單的了,但丁廷岳選擇接了。
兩根手指的指尖輕觸他的額頭,一股玄妙神奇的信息嗡的一聲沒入其腦海之中,非常的清晰明了,好似刻在腦海之中一樣,估計等倒背如流之后,就會消散。
這也算是讓他終于解決了心中一直存在的一個疑問:那么多的文字信息鉆入腦子里,要是忘了,豈不是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