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從空中墜落在了戰(zhàn)場,將地面砸出了一個大坑。
正是燕國的征北大將軍,楊云生。
毫無疑問,又是一名大宗師級別的強者。
楊云生對著張飛點了點頭。
這次攻打楚國,燕國調(diào)集了燕云十三州的兵力。
由張飛一人統(tǒng)帥。
當張飛將趙匡胤打敗的消息,傳回燕都后。
燕皇直接便是讓楊云生帶兵十萬,增援張飛。
要一鼓作氣,直接拿下楚國半壁江山。
這也是張飛,在面對安祿山的強勢之時。
顯得不那么慌亂的原因。
難道只有楚國會有援兵,而他們燕國沒有嗎?
論軍事實力,燕國可是要比楚國強大很多。
安祿山皺起了眉頭,沒想到對方還有援軍到來。
不過看著情況,只有楊云生一人前來。
這倒是對于整個戰(zhàn)局來說,還能接受。
楊云生是一個人快馬加鞭趕來的,大部隊一時半會兒還沒趕到。
不然他也就不愿意廢話了,直接沖殺就完事。
安祿山感受到對方的武道氣息,倒是與之相當。
這樣繼續(xù)打下去,或許也討不了太多的便宜。
況且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負荷太大也撐不了多長時間。
在沒有被反噬之前,只能先行撤兵了。
不然到時候反噬的情況發(fā)生,想走就有些麻煩了。
而且對方大部隊應(yīng)該就在后面。
再打下去,風險有些大了。
只能略帶遺憾的笑了笑,可惜沒能砍下張飛的腦袋。
“全軍聽令,收兵?!?br/>
楚國眾將士聞言,皆是慢慢撤出了戰(zhàn)場。
燕軍看見這種情況,打算反擊追下去。
卻是直接被楊云生給攔住了,命令不要追擊。
安祿山這個狀態(tài),他知道自己無法戰(zhàn)勝。
如果對方拼死要和他換命,他倒是不怕。
就怕張飛扛不住,這位燕國的戰(zhàn)神。
可是千萬不能有閃失的。
張飛一人,可抵百萬大軍。
這是燕皇給予的最高評價。
就只要是張飛在,燕國便能繼續(xù)爭霸七國。
所以綜合考慮下來,既然安祿山要退,他也不愿阻攔。
待到后續(xù)部隊跟上,到時候再一起攻城。
憑借安祿山,這區(qū)區(qū)十萬余人的軍隊。
他就看看怎么能擋下,他這二十多萬的大軍。
安祿山一人一馬,緩緩跟隨在軍隊后面。
他要防止對方突然追擊。
等到雙方徹底拉開距離后,才策馬飛奔朝著前方趕去。
只是張飛等人看不見的是,安祿山此時的嘴角鮮血在慢慢溢出。
打仗,除了硬實力的碰撞以外。
還有內(nèi)心的交鋒,心理戰(zhàn)也是制勝的關(guān)鍵。
安祿山面對敵人,強勢表現(xiàn)出一副霸道的模樣。
就是為了震懾住燕軍,他其實也受了不輕的傷勢,屬于是硬抗。
不過比起趙匡胤的自殘技,他這血祭要稍微好一點。
從懷中掏出丹藥服下,體內(nèi)翻滾的氣血,慢慢壓制了下去。
沒想到一趕來,就打了一場大戰(zhàn)。
讓他領(lǐng)教到了燕軍的戰(zhàn)力。
這還真是在淮西沒有遇見過的情況。
他之前在淮西可是很舒服的。
那邊的幾個國家,都對楚國沒什么想法。
當然也慶幸,自己走的是橫斷山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