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的話得到了一些朝臣的附議,他們覺得白虎擁兵自重,又坐鎮(zhèn)大唐西部要塞虎牢關,如若有一天謀反,便可直取洛陽,他的威脅遠遠超過其他擁兵在外的節(jié)度使,帝王也陷入了沉思之中,對他來說,白虎作為贏無傷昔日的得力大將,這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隱患,但要是派人將他取而代之,恐怕難保西疆太平
當年贏無傷被他賜死后,白虎等一干贏家軍舊將也被削去官職,可在這之后短短數(shù)月的時間,西戎大軍便跨過邊境大舉進犯,西戎被贏無傷鎮(zhèn)壓了十年之久,在得知贏無傷被殺之后士氣大振,勢要攻下虎牢關,直取洛陽,帝王火速派兵部尚書程乾的侄子程迅前去虎牢關接手總兵一職,抵御西戎
可那程迅就是個二世祖,仗著叔父是兵部尚書,平日里心高氣傲,自詡名將之后,實則對兵法一竅不通,來到虎牢關之后,一意孤行,不聽部將勸告利用地形優(yōu)勢阻擊西戎,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而是執(zhí)意出兵和西戎軍血拼,結果短短時間,唐軍便死傷慘重,程迅不知天高地厚,叫陣敵方大將決戰(zhàn),結果被一刀砍下了人頭,當場斃命
帝王聞之大驚,又聽聞老太監(jiān)曹彰收了一個干兒子,平日里熟讀兵法,擅長排兵布陣,于是又派曹彰的兒子前去虎牢關抵御西戎,曹彰本想推辭,可帝王發(fā)話虎牢關又是那種形式他哪敢多說什么,于是便讓自己的干兒子前去虎牢關
誰知那曹彰的兒子連程迅都不如,不過是看過幾天孫子兵法而已,至于皇帝聽聞他熟讀兵法,排兵布陣,不過朝中大臣為了奉承曹彰,睜眼說瞎話而已,而且他貪生怕死,來虎牢關僅僅三天,便狼狽不堪的逃到了洛陽
西戎軍沒想到贏無傷死后唐軍將領竟如此孬種,于是一口氣攻下了虎牢關,準備進軍洛陽,帝王聞言大驚失色,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得派人去請贏無傷的麾下大將白虎出山,白虎本想拒絕,但不忍心看到贏無傷守護多年的地方被肆意踐踏,更不忍心虎牢關百姓生靈涂炭
于是他答應出山,之后便召集贏家軍舊部人馬,由洛陽出發(fā),短短幾天之后便把虎牢關從西戎手中奪了回來,西戎反攻數(shù)次不成最后只得撤軍,帝王也讓白虎等贏家軍舊將官復原職
但是帝王仰仗他們,卻不敢信任過他們,此次聽完曹彰所說的話后,又萌生起了撤掉或殺掉白虎的想法,臺下的附議聲越來越大,許多大臣都贊同了曹彰所說的話,恩王也是沉默不語,盡管他討厭曹彰,但他不得不承認曹彰的此番話言之有理
但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一聲雄厚的聲音響起“殺了白虎,當今朝堂之上有哪位可以鎮(zhèn)守虎牢關,保我大唐西境無憂呢”眾人抬眼看去,說話的竟是宰相楊館,他們第一眼望去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畢竟宰相今天可是沉默良久,沒有絲毫要發(fā)言的意思,眾臣看見宰相臉色俊冷,言辭犀利的重復了一遍剛才說的話“我問你們,殺了白虎,朝堂之上的眾位是否有人能夠鎮(zhèn)的住西戎,保我大唐邊境無憂呢”
眾臣聞言紛紛低下了頭,不再言語,他們哪有抵御西戎的本事,西戎軍以殘暴兇狠著稱,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都是大唐最大的威脅
“我同意宰相大人的話,先不論白虎有錯沒錯,如果虎牢關總兵換一個讓人難保我大唐西境無憂”恩王站出來說到,表示支持宰相的意見
帝王看了恩王一眼,點了點頭表示恩王所言有道理,“父皇,兒臣也覺得宰相和皇兄所言極是,如今軍心不穩(wěn),陣前換將是軍中大忌,所以兒臣贊同宰相所說”雅王李逸站出來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