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倆干了,栗軍不敢怠慢,連忙跟著把酒喝了。
????一杯酒下肚后,三人都是臉熱心跳,氣氛也漸漸熱烈起來。自然話也開始多了起來。
????老支書親熱的說道:“王干部,以后我不叫你干部了,叫你元平行不行”?
????王元平一聽,連忙帶著笑說道:“您這樣最好了,這才是一家人那,聽著親熱,這么叫最好了”。
????老支書接著說:“元平,你在這里教了一年書,是先生,有學(xué)問,我想請教你,怎么讓我們栗山的老百姓能不出去討飯”?
????坐在炕邊的栗軍,抬頭看了一眼老支書,眼神里顯然有些不滿:“九叔,這個不能算是討飯吧。咱們栗山自古不都是唱門子嗎?農(nóng)閑時出去唱上兩嗓子。一來可以節(jié)省家里的口糧,二來也能要點口糧存下,好多家庭孩子多,這也是個好事”。
????老支書眼一瞪,呵斥道:“你知道個屁,說的好聽是唱門子,不好聽的不就是討飯嘛”。
????這幾句話令王元平感到非常震驚,所謂“唱門子”就是倆人結(jié)伙到農(nóng)戶門前一拉一唱,直到戶主給了干糧這才罷休。
????洪南西部農(nóng)村因為貧窮,這個習(xí)慣洪南西部農(nóng)村自古有之。一到農(nóng)閑時,為了節(jié)省吃的、喝,這些貧窮農(nóng)村的村民常常結(jié)伴到經(jīng)濟好的地方討飯,一討就是兩三個月。王元平家鄉(xiāng)海崖那里,是討飯人群每年必去的地方之一,每年寒假時王元平都要在家里遇到過幾次去討飯的,對這種現(xiàn)象也見怪不怪了。
????不過,這種習(xí)慣近幾年隨著改革開放已漸漸消失,很少有了。在栗山教書的一年時間,他也沒有聽說過那個學(xué)生說過此事,因此以為已經(jīng)沒有這種現(xiàn)象。
????現(xiàn)在聽老支書一說,他感到非常意外也感到震驚!他沒有想到現(xiàn)在的栗山,還存在這種現(xiàn)象!
????回味著老支書的話,他心里感到特別不舒服。是啊,如果家里富裕,誰會出去頂風(fēng)冒雪出去“唱門子”,之所以還有這種現(xiàn)象,都是一個“窮”字逼得。
????他認(rèn)真看著老支書,反問道:“您見多識廣,又是老革命,知道的多。還是您說怎么能不出去唱門子”?
????老支書一笑道:“元平,這句話要是三十年前這樣說我,我可能還會接受。可現(xiàn)在我在栗山待的都快傻了,地道的老農(nóng)民一個。讓我說還真說不好。你能寫會說,見的也多,還教過書,教書在過去那就是先生,先生還有不知道的,快說吧”。
????王元平聽老支書這樣說,也就不再推辭。思索了片刻,抬頭看著二人道:“那我就說了,說不好不要見怪”。
????“說吧,沒事”,二人催促道。
????“老支書,栗村長,咱們洪南有句俗話叫:救窮一時,難救一世;無工不富,無入不穩(wěn)。您二位可能聽說過吧”?
????老支書和栗軍雙雙點頭稱是。
????王元平侃侃而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便是救助窮困也是當(dāng)時,不可能永遠(yuǎn)救助。什么辦法才能救一世?只有一條路,發(fā)展工業(yè)!才能使老百姓富裕,只有富裕起來安居樂業(yè),也才能穩(wěn)定民心。富裕以后也就沒人再愿意去唱門子了”。
????老支書點點頭:“是啊,什么原因能使人放下面子出去討飯,難道這些人就是愿意這樣做嗎?不是!是生活貧困迫使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如果栗山能像你們海崖一樣經(jīng)濟活躍,大家有事做,每月有固定收入,也就沒人再去唱門子了。你不知道啊,每當(dāng)我看到村里的老少爺們扛著行李卷,冬閑時往外走時,我的心里真不是個滋味。我站在栗山山坡上看著他們,眼淚嘩嘩的流啊”。
????說到這里,老支書的眼圈有些發(fā)紅。為掩飾自己,他趕快擤了一把鼻涕,擦了擦嘴臉。
????咧了咧嘴,說道:“唉呀,這個爐子的煤不太好燒,嗆著眼睛了”。
????王元平見他如此,心里也不太舒服,他能體會到老支書的心情。于是趕緊安慰道:“老支書,會好的。您也不要太難受了”。
????老支書點點頭,從口袋里掏出煙,分給二人。自己又抽出一支來,放在煙盒上頓了頓,叼在嘴邊;鸩褚焕白汤币宦朁c上。
????一股煙草的香味頓時蔓延至整個屋子。
????幾口煙之后,老支書往炕前地上彈了彈煙灰。心情似乎平復(fù)了一些。他打破沉默,道:“元平,你剛才說的無工不富,這個我也聽說過,這個說法很對。但我們栗山如何發(fā)展工業(yè)卻是個難題?你們海崖那里比較富裕,你給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