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自然不是真的棄劍待縛,他松開手中的劍后,劍在觸地的剎那,被他用腳尖一挑又回到了手中,使了一式全真劍法中的上乘招數(shù)“分花拂柳”,直刺向那道士的雙目。那道士不意有此一變,手中之劍方微微抬起,閃動的劍尖已來到了眼前。
????楊過這一劍乃是蓄勢而擊,無論是勁力還是速度都大是不凡,眼看著就要刺實,兩把劍一左一右已分向他兩脅刺來,他若仍是招式不變,雖能傷得了那名道士,但自身亦是不能幸免。
????楊過微覺可惜,但他本意也并非要取那道士雙目,而是要令其避退,此時見計策未能奏效,便豎劍在胸,用了一式“風輪轉(zhuǎn)”的身法,急轉(zhuǎn)身體,“叮叮”兩聲將兩劍擋開。這時先前的道士已經(jīng)反應(yīng)過來,發(fā)出一劍攻向他的面門,而同時又有兩劍自背后襲來,直刺向他背心要害,霎時間楊過腹背受敵,已是陷于險境。
????這天罡北斗陣的陣基,是王重陽依據(jù)北斗星座中七星的方位而創(chuàng),由天樞、天璇、天璣和天權(quán)四星組成斗魁,由玉衡、開陽和搖光三星組成斗柄。攻敵之時,由天權(quán)和玉衡兩處正面主攻,分別帶動斗魁和斗柄,運轉(zhuǎn)陣法,將來敵困住。
????在陣勢展開之時,敵人無論攻向何處,都至少有三人互為犄角,攻守兼?zhèn)?,共同御敵;若是陣勢合圍,則七人可同時對陣中之人發(fā)動攻擊,令敵人防左不能顧右,守前不能御后,若不能及時尋到破綻破陣,陣圈便會越縮越小,任敵人有再大的能耐,也將難逃厄局。
????楊過將輕功展至極限,在陣中快速奔走,他大略知道這天罡北斗陣以天權(quán)和玉衡兩星為主,其余五星為奴,若能搶占主位,令其不能以主驅(qū)奴,此陣也就有望破了。但天罡北斗陣雖只有七個方位,一旦運轉(zhuǎn)起來卻是變幻無窮,奧妙莫測。前一瞬間尚是天權(quán)方位,等到去攻時,已經(jīng)換成玉衡;明明天樞是在身后,轉(zhuǎn)過身來時,卻竟是搖光。
????楊過出劍攻擊了十數(shù)招后,便已覺得苦不堪言,只感眼前雖是七人,卻猶如百人千人,攻勢一波接著一波,無有窮盡。這還是布陣的七人修為尚弱,于陣法尚未完全熟悉,給了楊過一線喘息之機,若是等七人生出默契,這交手的片刻之間,楊過便已倒下了。
????楊過回想郭靖與群道交手時,是搶占北極星之位。這北極星處于天樞和天璇兩星連線的正北方位,北斗七星在夜空之中因時而變,隨季而轉(zhuǎn),但無論位置如何變化,卻都是環(huán)繞北極星而轉(zhuǎn)。因此這北極星位是破陣的關(guān)鍵所在,搶到了這個方位,則陣中的七人便無法攻擊到敵人,不但如此,七人反會露出背后空門,難以自保。
????但明白破陣之道簡單,想要仗其破陣卻是難于登天。剛才楊過欲搶占主位,但他不明陣法變化之道,搶來搶去也不過如刻舟求劍,總是晚了一步。此時搶占北極星位仍是同樣的道理,陣法的運轉(zhuǎn)期間,每一個瞬時都在變化,若非是深諳陣法之人,便是僥幸搶到了北極星位,也只能暫得先機。等得陣法下一瞬間再做變化,先機便又失去。
????郭靖能在天罡北斗陣中游刃有余,甚至將群道戲耍,看似簡單,其中卻蘊含著他對北斗星陣的深刻領(lǐng)悟以及瞬間尋到陣法破綻的高明眼光。換了不懂陣法之人,郭靖這簡單隨意的幾步變化移動,便是想上百年也難以明白。
????在楊過還在苦思破陣之法時,陣圈已開始縮小,楊過頓感壓力驟增,身法移動也開始受到抑制。他心呼不妙,忙振起精神,一連使出數(shù)記凌厲至極的攻招,但陣中七人或是圍魏救趙,或是分劍合擊,輕輕松松地便將他的攻擊化解了開去。
????楊過又支撐了幾個呼吸,但見天璣、天權(quán)、玉衡和開陽四道同出一劍,向楊過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同時攻來,另外三道也轉(zhuǎn)動過來,伺機待發(fā),如一面無形的大網(wǎng),將楊過的退路盡皆封死。
????一種空前的危機之感從楊過的心中升起,但奇異的是他的心中反而突然平靜了下來,只覺內(nèi)力在體內(nèi)的運行是前所未有之快,甚至連血液都被帶動得有些沸騰,他在四劍臨體的瞬間,身子突然如離弦之箭一躍而起,立時便脫了困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