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www.shumilou.co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co
就在約亨等著美國那頭傳來好消息的時候,好消息真的來了。
只不過并不是約亨所期待的人才找到了,而是德國皇家石油公司在美國的投入有成果了。
1890年11月底,達拉斯東南郊的東德克薩斯油田出油了。這個對外公布儲量接近7億噸的超級油田的出現(xiàn)立刻沖擊了美國石油市場。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曾經(jīng)試圖購買這處油田。約亨表示拒絕,并且開始在鋪設油管,增加鉆井,擴大生產(chǎn),并且開始建立煉油廠,試圖打破標準石油在美國的壟斷。
處在經(jīng)濟危機中的德克薩斯州政府對這一能增加gdp,解決就業(yè)的投資行為十分支持。洛克菲勒自知不可能利用政府影響力去做小動作打壓德國皇儲的產(chǎn)業(yè),也只能偃旗息鼓。更對約亨有利的是,《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的頒布,讓約亨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間。
德國皇家石油公司是境外公司,因此反托拉斯法能對其造成的影響十分有限。不過為了保險起見,約亨還命令其將美國地區(qū)的總部設在了允許持有外州股票的新澤西州。認為持有外州企業(yè)股份的本州帶來巨額稅收的新澤西州也對德國皇家石油公司能落戶新澤西表示歡迎。
另一方面,約亨開始在標準石油所在的總部俄亥俄州進行推進反托斯拉斯法案的行動。俄亥俄州的法律禁止設在本周的任何公司擁有在另一州的公司的股份,以此來打擊標準石油正是再合適不過了。
約亨在德國不斷遙控著德國皇家石油公司在美國布局,就等著標準石油在俄亥俄州因為反托拉斯法案被裁定違法而被迫改組重建的時候下手。而到時候其他幾個州的的油田相繼出油,約亨手上的牌也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想要進行競爭?隨著汽車在開始普及,油價也在日益上漲,標準石油有能力擊敗并吞并擁有了美國近一半石油儲量的德國皇家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哪來這么多錢?
約亨等待著俄亥俄州幫自己開始毀滅洛克菲勒第一步。
在約亨等待著北美的消息的時候,南美先不安分了起來。南美abc中的c在a搞出了經(jīng)濟危機之后,鬧出了政治危機。
雖說是南美三強abc中的c,但是智利此時才是南美最強的國家。
南美三強abc都有著自己獨特而為人所熟知的經(jīng)濟條件。阿根廷的牛肉,巴西的咖啡,智利的硝石。
此時的智利并非那個被人所熟知的那個擁有世界40%儲量的產(chǎn)銅大國。其豐富的銅資源現(xiàn)在還沉睡在地底?,F(xiàn)在讓智利成為南美強國的經(jīng)濟支柱是那此時占據(jù)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貿(mào)易量的硝石出口。
而硝石貿(mào)易中,占據(jù)大頭的是英國人,可以說智利的硝石幾乎成為了英國人專供。也因此,智利在成為了英國的禁臠的同時也刻上了很深的英國烙印,被稱為“南美的英國人”。
不過智利也從中獲得了難以想象的驚人財富。利用這些錢,智利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早在1879年的硝石戰(zhàn)爭中,智利和秘魯之間就發(fā)生了一場規(guī)模不算大的海戰(zhàn),而在那次海戰(zhàn)中,智利人的最終獲勝,奠定了智利作為南美第一海軍強國的地位。在實戰(zhàn)中首次出現(xiàn)的鐵甲炮塔艦和鐵甲中央炮房艦,讓這場海戰(zhàn)作為世界海戰(zhàn)史上首次鐵甲艦交鋒而永留史冊(注1)。
這場海戰(zhàn)昭示了鐵甲艦對木制戰(zhàn)艦的壓倒性優(yōu)勢,也讓歐洲眾多海軍強國爭相研究,約亨當年在基爾海軍學院里也有專門的課程分析過。
不過任何單一經(jīng)濟體系都會使本國對外國的依賴變得十分嚴重,前段時間阿根廷玩崩了就是一個教訓。
當然智利也有有識之士,何塞·曼努埃爾·巴爾馬塞達1886年成為了智利總統(tǒng),他開始推行一系列政策試圖改變智利的單一經(jīng)濟以及對外依賴。在他的任期內(nèi),智利成立了新的工業(yè)部門,開始完善國家的基礎建設,進行教育改革,建立鐵路交通體系,并且向德國貸款實施自己的宏偉藍圖。
但是他這么做顯然是得罪人的。巴爾馬塞達建立鐵路系統(tǒng)打破了英國人對塔拉帕卡省的鐵路壟斷。而向德國貸款是整個19世紀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借款對象不是英國人。巴爾馬塞達的一系列舉動無疑是在侵害英國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