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諸位,還請聽本官一言,既然諸君都想要一睹為快,倒不如,讓本官為諸君誦讀此卷?!?br/>
“如此一來,諸君也不必再傳閱,正好聞后評卷定等?!?br/>
作為上官的陳侍郎這么一說,誰都不樂意落后于他人得欣賞精彩文章的讀卷官們紛紛附和。
陳侍郎也如愿地拿到了這份已經(jīng)彌封好的答卷,開始給在場的八位考官誦讀起來。
作為一位洛陽人氏,陳侍郎一口標準的洛陽雅音,就類似于后世新聞聯(lián)播的標準普通話。
陳侍郎嗓音不錯,胸音渾厚,讀起這篇《少年中國賦》來,顯得那樣地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
隨著陳侍郎的嗓音,一干讀卷官都不約而同地聞之色變。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此言簡直可謂是直扎人心,一語中的。
就如在場的諸位考官,大多數(shù)都上了年紀,感覺那些描繪老人的詞句,當真扎得人心生疼,讓人憋屈。
可是描繪少年人的詞句,則讓人感受到了一股蓬勃的朝氣,仿佛看到了自己銳意進取,意氣風發(fā)的少年之時。
同一時刻,官家趙佶,就立身于門外,支起了耳朵,聽著那屋內(nèi)傳來的朗誦聲。
背于身后的雙手業(yè)已緊握成拳,雙眉挑起,兩眼中的光彩,怕是不比少年遜色。
這才是一位大宋少年神童的肺腑之聲,這才是該有的蓬勃朝氣。
果然,自己夢中授其衣缽,可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可愛乖巧又嘴甜。
而是因為,他正是自己渴望得到的有經(jīng)世濟民之才,有銳意革新之志的少年神童。
待到屋內(nèi)陳侍郎朗誦之聲止歇,屋內(nèi)滿堂擊節(jié)喝采之聲此起彼伏之際。
同樣聽得酣暢淋漓,如飲甘霖的趙佶以拳擊掌,朝著那侍立于身畔同樣聽得老臉漲紅,神采飛揚的吳執(zhí)中沉聲言道。
“單憑此篇《少年中國賦》,朕點為狀元,天下當無人可非議之?!?br/>
“官家圣明,臣亦覺得此篇文章,當可振我大宋青壯之熱血意氣。
更能令諸國知曉,大宋立國雖有百余載,卻定然不會似秋后之柳。
仍舊不乏少年英材,俊杰倍出,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
#####
高璋與親爹高俅雖然到了黃昏才回到府中,可當他們看到了府內(nèi)后院那冉冉升起的青煙。
還有那些熏得臉色發(fā)黑的家丁們往來奔走,就知道今日黃氏搞出來的陣仗遠比之前還要大。
高俅欲言又止,半天這才憋出了這么一句話來。
“看來,你娘親為了璋兒你今歲能夠得中狀元,也是盡心盡力了?!?br/>
“爹,孩子盡力而為,還好,這殿試明天就發(fā)榜了。”
高璋也是一臉憂心忡忡地點了點頭,暗暗慶幸。
幸好放榜放的快,不然,高璋都擔心,再這么燒下去。
萬一一個不小心,指不定連整個老高家都給燎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