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那些大人物們所散發(fā)的光和熱,燕三爺?shù)娜兆幼罱鴮嵱行擂巍?br/> 摩尼教是平了,三爺和朔方軍的爺們第一個沖進了大云光明寺,嘿,那一夜可真是過癮。
燕叁的名字放在請功的奏章里交給兵部去議了,作為京兆府系統(tǒng)里碩果僅存的功臣,上上下下都知道三爺這次算是交了一步好運。
畢竟九成九的巡夜府兵當時都選擇了一哄而散,只有三爺一個人持刀前行。
就是這個膽魄便應該讓燕叁出人頭地了。
可是燕叁并不開心。
先是家中父母的一通數(shù)落,燕叁是家里的長子,好不容易混了個出身,應該穩(wěn)穩(wěn)當當?shù)闹\生活。
你一個人挺刀去尋摩尼教的匪類,聽著是拉風,可曾想過萬一有什么不測以后老父母如何自處?
爹娘數(shù)落也就算了,畢竟是父母心,不愿意孩子出人頭地風光體面,只愿意平平安安,一世安穩(wěn)。
然而那些棄了主官逃走的府兵們,以及燕叁那些更加不堪的同僚們還隱隱有所議論。
有人說燕叁是用兄弟們的性命去換功勞,還有人說燕叁是個眼里只知道圖謀功勞的小人。
種種議論紛擾而至,不過燕叁并不放在心上。
三爺不在乎。
虞人愛詩,燕叁記得有句好詩“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br/> 這些蠅營狗茍的破事,三爺不在乎。既然手里捉刀,頭戴官帽,燕叁就干官人該干的事,等閑人隨便如何饒舌,三爺又豈是尋常婦人,幾句冷言就能讓你們撩起火來。
燕叁坐在衙署里,默默地撥著南瓜子吃茶,他已經(jīng)好幾天沒有帶隊巡街了,都是管事的人為了平息眾人的議論故意冷落他。
不過這也讓燕叁落了個清閑,他聽剛結識的兩位好朋友說,《三國志話本》里的關二爺便是最喜歡看左傳,燕叁一向佩服漢壽亭侯,弄了幾本手抄的左傳來看。
只可惜看的腦袋發(fā)昏,倦意深沉,燕叁索性將書收在懷中抱著胳膊趴在桌子上瞇了起來。
睡不過片刻,便給人叫醒,說是管事的趙頭有請。
燕叁這些統(tǒng)管府兵巡查的校尉,都是左右街使管轄,這個趙頭不過就是個上面看著順眼的宣節(jié)校尉,提拔做了這一班校尉的頭目。
“燕叁見過趙大哥?!毖嗳m然豁達但不逾禮,見了老趙拱手行禮:“不知趙……”
他話還沒說完,就看見老趙笑嘻嘻地小步跑過來將他扶起。
“燕校尉說的是哪里話,你我兄弟都是宣節(jié)校尉,咱老趙怎么敢受你的禮?”
燕叁臉上笑著卻深知這話無從說起,自打燕叁歸老趙這一班起,不要說受他禮拜了,就是校尉這個詞都沒從老趙嘴里說出來過,從來都是燕叁、老三的叫喚自己。
想來是朝廷的封賞下來了,這老趙抹不過面子,也要敬自己一下。
燕叁登時說道:“大哥說得是哪里話,兄弟是把您當親哥哥看的,這一句校尉……兄弟,兄弟心里聽得難受?!?br/> 日子還長,多個朋友比多個冤家強,不管這老趙如何不堪,燕叁還是該怎么招呼便如何招呼。
“嘿嘿,這倒是兄弟的不周了,燕兄弟啊,你可是交了一部好運啊?!崩馅w也不以大哥自居,擠眉弄眼的從懷里掏出一封蜀錦裹著封面的文書。
“樞密院的文書,剛到咱們京兆府,陛下命李紳李公垂大人做提典刑獄使,李大人點了名要兄弟你過去幫襯,這可是鐵打的前程?!?br/> 白玉京的百姓各個都好似是政事堂里的大佬,白玉京上下的官吏對朝廷的事務那就了解得更深了。
這個新出來的“提點刑獄使”一看就是皇帝為了清理文黨讓自己的心腹出來做打手,能在這個機會上攙一手,日后的前程那便是一片光明。更何況燕叁還是李紳點名要的,那李公垂可是第一個說出來要把文黨趕盡殺絕的狂徒。
靠上這么威風的靠山,燕叁以后想不抖起來都難。老趙自然要在這里留下些香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