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離正準(zhǔn)備下令封府庫,查吏民,登記入戶,誰知卻有前方侍衛(wèi)慌張跑了過來,很是倉促地喊道:“啟稟將軍,西門有賊眾闖入!約莫千人!”
“老匹夫有詐?”王離眉頭微皺道,隨即命令士卒排好陣列,準(zhǔn)備迎敵,至于出城,王離似乎并沒有這個意思。
畢竟士卒已經(jīng)進城,就無撤退的道理,況且章邯帶領(lǐng)士卒在后方,過不了一時片刻就會趕來,也沒有驚慌地必要。
秦軍剛擺好陣仗,灌嬰已經(jīng)率領(lǐng)士卒占領(lǐng)東門,兩軍相持,不免有些尷尬,西面灌嬰臉色略顯深沉,緩步向前走來。
大概相距不過數(shù)十米,灌嬰率先喊道:“汝為何人?那共敖已經(jīng)將城池許給漢軍,賊眾速速撤去!”
王離聞言瞬間大悟,慌忙喊道:“吾亦是共敖引進,想必爾乃漢軍!數(shù)千之眾,莫要與秦軍周旋,此刻撤軍,概不追究!”
“哼,原來是秦軍啊,不妨上前來試試啊!”灌嬰很是傲慢地說道,似乎根本不把秦軍放在眼中,王離害怕有詐,立即擺手,秦軍并列緩行。
灌嬰哪里管的了那么多,舉起手中長戟直接沖了過去,王離有些不屑地說道:“匹夫之勇也!有何可成事!”
王離也不畏懼,奮力向前,手中換成長槍,欲要與灌嬰決一死戰(zhàn),秦漢兩軍也是瞬間廝殺起來,霎時間城內(nèi)百姓抱頭鼠竄,匆忙躲進自己的屋內(nèi),以免被傷及。
兩軍廝殺不消片刻,死傷慘重,灌嬰與王離更是難舍難分,不分勝負,灌嬰持戟沒有任何章法,只要逢著王離要害便直接刺過去,很是勇武。
漢軍雖然都是守夏口的精兵,依舊抵不住秦軍的數(shù)萬大軍,如此廝殺,漢軍根本扛不住,灌嬰只得邊戰(zhàn)邊退。
而且后方夏口守將不是精良,萬一共敖從江陵撤兵,反過來攻打夏口,漢軍則成了兩面受敵,因此灌嬰只得先倉促撤軍,免得生出禍患。
王離見漢軍撤退,心中亦是擔(dān)憂有詐,只是命人將江陵東門閉上,便不在管其他的事情,灌嬰撤退不久,章邯也從西門趕了過來,如此臨江諸地算是被秦軍全部占領(lǐng),灌嬰退回夏口,只是固守罷了,而共敖與司馬寅則是全身而退,都彬縣。
不過三個月的時間,諸郡易主,損失最為慘重的就是共敖,然亂世之中,能有一席之地已經(jīng)很不錯了。
至于劉邦在六縣定都,安頓民生,九江是唯一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就被劉邦占領(lǐng)的郡縣,因此百姓稍微安排,便可休養(yǎng)生息,以圖進取。
咸陽城中,胡亥所憂便是巴蜀戰(zhàn)事,今聽聞?wù)碱I(lǐng)臨江郡,心中大喜,隨即命人將王陵召回,加以封賞。
殿內(nèi),胡亥高坐,王陵亦是從前線回來,朝會之上,胡亥很是開懷地笑道:“愛卿數(shù)月以來,屈居巴蜀,為臨江之地憂心,今臨江失而復(fù)得,全仰賴愛卿之功也。”
王陵當(dāng)即躬身行禮道:“非也,乃是百姓將士同心,使得巴蜀糧多兵精,故而每每遇役,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也!”
“哎,愛卿之才,有目共睹,暫且登入,日后重賞,今東南事畢,以江陵諸地為守,巴蜀漢中無憂也,況共敖盤踞衡山,劉季無出路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