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也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和地球最相似的一個星球,地球人形象地稱它為“紅色鄰居”。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用好奇的目光審視著火星。
在夜空中,火星的亮度很高,大沖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的時刻時亮度可達2.9等,甚至比北極星還亮10倍。
因此,自古以來一代又一代的天文學家始終堅持對火星進行觀察和研究。隨著航天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在近兩個世紀才逐漸認識了火星的一些真實面貌。
火星與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它的直徑為6796公里,約為地球的12,就像一顆小型的地球一樣。
因為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遠,接收到的太陽能量自然也比地球少,所以表面溫度也比地球低很多。根據(jù)推算,火星的溫度比地球大約平均低30。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wèi)星,但是都比我們的月亮小得多,天文學上稱之為火衛(wèi)一和火衛(wèi)二,它們的形狀并不規(guī)則,應該是火星在宇宙空間中捕獲的小行星。
火星也有大氣層,不過比地球大氣稀薄得多。
與地球的自轉周期近似,火星的一個太陽日是24小時27分鐘,但是公轉周期卻差異很大,長達687天。
火星上也有四季的變化,因此,火星的兩極有時會有白色的極冠生成固態(tài)二氧化碳,不是水,極冠的面積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增大或縮就像地球上南北兩極的冰帽一樣。
“再過大概兩天就接近火星了......”透過舷窗向外望去,宇宙空間里的火星已然清晰可見,想到馬上就要到來的火星探索行動,原晧宸心中也涌起些許的激動。
記得孩提時代,每逢晴朗的夏夜,原晧宸都會和村里的孩子們一起聚集到清爽的日月溪邊玩耍和納涼。
小孩子們一起數(shù)天上的星星,是件既有趣又冒傻氣的事兒,因為往往還不等數(shù)到一小半,就已經(jīng)混淆而無法繼續(xù)下去。
日月溪邊的小山村,依山傍水,自然環(huán)境十分的怡人,燈光污染也比城市里小得多,所以能看見的星星自然也多得多。
在那漫天閃爍的繁星當中,有一顆十分明亮的、紅色的星星,非常引人注目。
稍大些的孩子告訴原晧宸,那就是火星。大孩子還給原晧宸講了地球人如何大戰(zhàn)火星人的科幻故事,故事情節(jié)說得繪聲繪色,煞有介事,讓原晧宸聽的驚心動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使原晧宸對火星以及浩瀚的宇宙產(chǎn)生了極強烈的好奇心!
“嘿,你怎么在這里發(fā)呆。走吧,艦長好像要訓話了。”杜魯尼克找到了正站在舷窗旁出神的原晧宸。
“訓話?是要進入減速階段了嗎?”原晧宸沒有多問什么,心里暗自思忖道。
當原晧宸和杜魯尼克到達操作艙的時候,星艦宇宙飛船中的人已經(jīng)來的七七八八,剩下的人也在隨后的幾分鐘之內(nèi)陸續(xù)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