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匆匆過了一個多月,部落前方的所有紫芋都開始泛黃,有些還被風(fēng)吹倒在地上,還有些小動物正在偷吃。
為了解決這些小動物偷盜,方海專門派了一些人留守,也拿了不少干草扎了一些稻草人在地里,用來驅(qū)趕這些小動物。
不成想作用不大,這時候的野獸根本不怎么怕這些原始人,對于這點方海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這些天里方還專門生產(chǎn)了一批銅鏟,用來挖掘這些紫芋,鐮刀也生產(chǎn)了不少,專門用來收割這些紫芋葉子。
這些葉片被曬干之后儲存起來,留給渡渡鳥冬季作為糧食,這種鳥類屬于雜食動物,用石碾粉碎后加工成飼料也不算浪費。
曬糧食的廣場正在修建,在南側(cè)的陽光充足的地方,方海修建了一個巨大的廣場,地面上奢侈的全部鋪上了地磚,嚴(yán)絲合縫的等以后找到麥子、稻谷也可以使用。
新的糧倉也正在建造,方海,把洞口內(nèi)部全部清理了一遍,所有人都搬出了洞穴。
在旁邊也用紅磚石塊建造了一處糧倉,地基就高達(dá)三米防止入水回潮,選擇的地方都是通風(fēng)干燥的高地。
時間一天天過去,田地的紫芋開始成熟。
這一天艷陽高照,方海領(lǐng)著一群人來到田邊。
大概有了兩千多畝的田地上,種植的紫芋的葉片全部都變成了黃色,有一些大的葉片都低下了沉重的頭顱。
田間還有不少小松鼠之類的小動物正在偷吃,看到有人過來后,慌忙地鉆進(jìn)草叢沒了蹤影。
與此同時,每個農(nóng)民都領(lǐng)到了工具,先是拿著鐮刀的農(nóng)民走上前,把長長的紫芋頸桿給割下來放到一堆。
然后有人牽著渡渡鳥,幫忙托運拉到廣場上去晾曬。
接下的人是拿著銅鏟的農(nóng)夫,鋒利的刃口刺破泥土,把紫芋的果實給刨了出來。
旁邊的人連忙清理泥土,把一個一個紫芋放入身后的竹筐中,等待渡渡鳥來幫忙運走。
轟轟烈烈的大收割開始了。
一群人揮動著手臂,每個人都笑容滿面,彎著腰在炎熱的太陽下獲取的食物。
紫芋的產(chǎn)量很高,每一株下面都長著累累果實,除掉被小動物偷了的,在方海的估算下一畝地大概有400多斤。
經(jīng)過了大半年的耕耘,方海一共開墾了兩千多畝地,按每畝地產(chǎn)量400斤算,總收獲大概在80萬斤。
就連方海自己都有些驚呆了,就按照自己部落接近3000人來計算,不吃其他東西光吃紫芋都可以堅持一年之久,加上這段時間也在瘋狂儲存食物,這些人根本吃不完。
不過想到這些地從來都沒有耕種過,千百年來這些腐蝕層比較肥沃,繼續(xù)種植下去可能不施肥還會減產(chǎn)。
隨著繼續(xù)收割,方海來到廣場上,這幾天的天氣都挺好,打算曬上兩天全部都裝進(jìn)糧倉。
隨著一只只渡渡鳥走來,旁邊的農(nóng)民快速的把它背上的兩個竹筐倒了下來,在廣場上堆滿了一堆一堆的紫芋。
隨著紫芋的增加,一大片廣場都鋪滿了,大樹站在旁邊一臉驚呆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