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晴把家里的烤爐給收拾出來,準(zhǔn)備烤些東西帶著路上吃。
烤爐里面就是青磚砌出來的爐壁,還定做了鐵桶和放東西的鐵架子。
考慮到路上有時候吃不到飯,她準(zhǔn)備做一個以前在西北吃過的餅——馕餅。
鐵爐子烤餅這種做飯各地都有,有的地方是做的薄薄一層,香脆許多,北邊有叫燒餅的,南邊有叫鍋盔的。
她估摸這邊是沒有的,因為磨得細(xì)細(xì)的面粉一般人家還吃不起。吃得起這樣面粉的人家,也沒必要在路上做這種東西吃。
做餅簡單,就是用老面來發(fā)面,加上鹽和雞蛋。
為了增加餅的口感,她往里面加比尋常分量多不少的雞蛋和油。
雞蛋這種東西路上帶著不方便,她也不準(zhǔn)備帶什么水煮蛋,肯定會壞。
有的餅里她還加了一些自制的黃豆醬的內(nèi)餡,那是豆豉煮軟了些。還有的里面塞了些麥芽糖,準(zhǔn)備做成糖餅。
林舒晴做出的馕餅跟標(biāo)準(zhǔn)的比起來小了很多,也厚了一些,可能因為中間加了不少的自制醬料的緣故。
特別的是糖餅,她特意做成最小的,跟其他的區(qū)分開來。
餅子做好壓平以后,上面抹上一層薄薄的油,放到烤爐里去烤。
沒過過久,屋子里面就飄出一股奇特的香味。
是很扎實的糧食熟透的香味,帶著一股爐火的炙熱的氣息。
林舒晴乘熱拿了兩個,準(zhǔn)備給兩姐妹倆分一下。
這會兒馕餅有些燙,但也正是外皮酥脆的時候,稍微放涼,外面就會變得更加香脆。
沒有什么隔熱手套,直接拿著有些燙手。
林舒晴急忙丟下手中的馕餅,用被燙的手指捏了捏耳垂。
“等下涼了,你們兩都嘗嘗,看好不好吃?!?br/> 爐子里飄出香味時,朱玉媛就眼睛放光盯著那里很久了。
嘴角一直蓄著微笑,滿懷期待盯著那爐子,聽到林舒晴的話,立馬開心連連點頭。
朱玉鶴也有些意動,她臉上的長的東西好了很多,還得多虧林舒晴給她找的大夫,雖恢復(fù)不了以前的容貌,但也沒有之前那般自卑。
日子雖是不咸不淡過著,可林舒晴總能創(chuàng)造出些不一樣的東西給她以驚喜。
就如同眼前的烤餅。
她還是第一次見,也不知道有這般做法。
稍等了幾分鐘,幾人包完了一簸箕餅,就拿著拿烤好的餅吃了起來。
因為油加的比較多,入口是出乎意料的香酥。
但也不是一碰就會掉渣的那種酥皮,結(jié)實得很,吃到嘴里香脆的外殼加上綿軟的里子,還有味道豐富的內(nèi)餡兒,口感很是不錯。
“好吃!”
“很我之前吃過的餅都不一樣!”
兩人毫不吝嗇夸獎這餅。
剛剛出爐的是好吃,可是過幾天,路上就不一定了。
這餅干以后,硬的雖比不上石頭,但也完全不是這種口感。
不過到時候也不知道路上有啥吃的,她做點兒干的也方便。
林舒晴兩種味道的餅沒有做多少,反倒是原味的做的多。
到時候路上吃著太干了,把這個掰碎了丟鍋里煮,味道太混雜了反而難吃。
方遠在院子里站了很久,才慢慢走到廚房,敲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