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長,川澤不入網(wǎng)罟以成魚鱉之長……”龐津看著拿著籃子的正準備去山里找點野菜的林舒晴教育道。
“什么意思,說明白點行嗎?”林舒晴聽不大懂道。
“就是,到了三月春天到時,不要拿著斧子進山砍樹,讓它自然生長,不要拿著網(wǎng)具到湖中捕魚,讓魚鱉好好成長……”
林舒晴懂了,就是成長期。
可是跟成長期比起來,更重要的是填飽肚子啊。
“那書上說過,寧可餓死也要守節(jié)嗎?”林舒晴問道。
龐津聽這話滿是沉思,望著林舒晴的嚴神色頗為凝重。
“書上沒有這句,不知林姑娘哪里聽來的?”
“沒什么,順口說說。我只是想告訴先生,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得吃飯活著?!?br/> “大家一個冬天沒菜吃了,你總不能不讓大家去山里找吧。深山里危險,只有臨近的地方可以找,也不是全部摘完?!?br/> “這地里的野菜,一茬接一茬,是長不完的,所以先生不用擔心?!?br/> 林舒晴說完這番話就拿著竹籃跑了,生怕被龐津再次教育。
這會兒她也明白了,為何龐津的性子在京城不受待見。因為太過了柔弱了,想顧全的東西太多,這一來二去,自然就不招人待見。
不過這樣的性子,教孩子都倒是極好的。
她就不用懼怕他是那些動不動就打手板,處罰孩子的老師。
林舒晴走的老遠,龐津還在原地沉思,不知過了多久,他忽然抬頭。
如豁然通達了般,立馬回家,找出筆墨紙硯,提筆就寫了洋洋灑灑幾頁字。
不過這些,林舒晴都不知道。
比起山里的野菜,她更關心的是即將開始的春耕。
春天到了,可以開始種植各種菜和糧食。
摘野菜也被她拋到一邊,跑到農(nóng)人地里看了一番,不少農(nóng)人已經(jīng)開始犁地,挖坑。
林舒晴測算這土壤的肥力、水分,還有每個坑之間的分布距離,忽然感覺不行。
這年頭的地,若是占到了水邊,那可得省下不少挑水的功夫。
林舒晴瞧著她們村,是有幾條小溪的,但是分布的比較遠,大多數(shù)人的田地照顧不到,人們只好挑水。好在他們這里季節(jié)到了降水充沛,主要靠這個來給土壤增加濕度。
村里還修了幾個蓄水的池子,分布在不同的方位,左右是靠近村子里住的地方。
農(nóng)人出去干活時,路過路邊就能去挑水了。
這在林舒晴考察的結(jié)果來看,還是遠遠不夠的。
可,這要怎么辦?
種地施肥除蟲是她本專業(yè)的知識,但是專業(yè)配套的東西都沒有,甚至她家里地都沒有,這要怎么辦?
想改進些優(yōu)良品種都不行。
林舒晴的煩惱很快解決了,又是一隊騎著高頭大馬的人進他們村了。
還點名要她來,說是圣上給她賞賜下來的東西。
帶來的人還是由羅武領隊,帶著去了林家。
那時林家人都在忙著,由于沒人提前通知他們,連帶著院子里的商人一起接受了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