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云飛撫摸著躺在膝蓋之上的古琴,眼中流露出了溫柔。
也許是華云飛身體中殘留的本能影響了他,也許是他原本就喜愛樂器,總之,他無法自拔的愛上了撫琴。
他決定了!
自己的第一尊“器”便為古琴。
……
傳說,有一天,伏羲巡視到西山桐林,見到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紛紛飄落在梧桐樹上,令那里霞光萬道。
而天空彩屏大開處,兩只美麗的大鳥駕著祥云,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樹上,其余諸鳥紛紛匯集而來,朝著這兩只美麗的大鳥齊鳴。
伏羲生疑,遂問句芒,句芒言此鳥為鳳凰,是中央神鳥,為百鳥之王。(句芒為木神)
伏羲道:“我聽聞,鳳凰能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
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飲,非梧桐不棲。
而今,不僅五星之精降下,而且云托鳳凰來朝,此樹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為雅樂。”
句芒道:“有其應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極是!
地上樹木林莽千萬種,只有梧桐樹才能招鳳凰。用此種神木作樂器,必歷千年而不衰。”
伏羲聞言,大喜,遂朝桐樹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樂?!?br/> 禮畢,他便令人砍伐那棵桐樹而歸。
伏羲細研神樹,后按三十三天之數(shù),將梧桐截為三段。
他用手叩梧桐之上段,其音太清,叩梧桐之下段,其音太濁,然后取梧桐之中段叩之,其音清濁相濟。
伏羲大喜,便將中段桐木浸在長流水中,經(jīng)歷了八九七十二個晝夜后,卜得吉日良辰,請來妙手神工造樂器。
神工不知怎樣下手,伏羲便吩咐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數(shù)將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長,又按四時八節(jié)之數(shù),定為后寬四寸,前闊八寸,然后按陰陽兩儀之數(shù)定下高度。
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內(nèi)按宮、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是為五弦琴。
舜定琴為五弦,后,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時,又增一弦,為七弦。
……
伏羲造琴在他原本生活的地球,是神話故事,但在遮天世界,這個故事不一定是傳說,要知道,伏羲可是一尊大帝。
“七弦琴!
代表的是金、木、水、火、土、風、雷嗎?
但是,我總覺得僅僅是這七種基本力量還不足以囊括全部。
應該還有時間與空間,對了,還有……因果!”
最終,華云飛決定,就為十弦琴。
至于十這個數(shù)字的特殊性,華云飛倒是聯(lián)想到了完美世界中洞天之境的極致—十洞天。
石昊后來將十洞天演化為一洞天,并靠著它炸開了輪海,創(chuàng)造出了遮天體系。
這個過程值得華云飛借鑒,也許,他可以借此踏出一條全新的、屬于自己的路。
不過首先,他得先修好遮天法,并且,還得多積累經(jīng)文,融百家之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想要搭建萬丈高樓,沒有堅實的地基是不行的。
華云飛開始了,想要將原始“神紋”錘煉成器,并不是那般容易的,這需要一個艱辛而又漫長的過程。
并且,華云飛選擇的十弦琴還不能直接凝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