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城,吳王宮。
夫差臨朝升殿,部分官員在太宰伯嚭的領(lǐng)頭下,競相對夫差歌功頌德,鼓吹他大敗齊國的豐功偉績。
伍子胥一眾卻是一言不發(fā),冷眼斜睨著伯嚭一黨,臉上不屑之色甚濃。
夫差正聽得飄飄然,瞥眼間見到伍子胥一臉不屑,語帶嘲弄的道:“相國諫寡人不當伐齊,今得勝而回,子獨無功,羞是不羞?”
伍子胥沉著臉,冷冷道:“天之將亡人國,先逢其小喜,而后授之以大憂,勝齊不過小喜,臣恐大憂即至也?!?br/> 夫差聞言面色不虞,沉聲道:“久不見相國,耳邊頗覺清凈,今又來絮聒耶。”
說完閉上雙目,再不看伍子胥一眼,伍子胥心下是又怒又恨。
怒的是夫差一意孤行,不肯納諫,留越國這個心腹大患在身后,卻對小勝齊國一場而沾沾自喜。
恨的是伯嚭一眾佞臣,好大喜功,為一己私利而不顧國家安危,內(nèi)殘忠臣,外通敵國,吳國早晚得毀在這幫奸佞手中。
忽然,雙目緊閉的夫差臉色微變,眉頭緊鎖,雙目猛睜,直勾勾的看著前方,口中喃喃自語道:“怪哉,怪哉?!?br/> 伯嚭關(guān)切的道:“大王何事驚擾?”
夫差凝眉道:“方才寡人閉目時,恍惚間隱見四人相背而倚,須臾四分而走,又見殿下兩人相對,北向人殺南向人,卻不知這是何兆頭?”
伍子胥上前一步,怒目圓睜,沉喝道:“四人相背而走,四方離散之象也,預大王麾下離心離德,眾叛親離。”
“北向人殺南向人,為以下犯上,臣子弒君,大王若不及早省悟,定有殺身亡國之禍。”
夫差大怒,斥道:“汝言太不祥,寡人所惡聞?!?br/> 一旁的伯嚭眼珠一轉(zhuǎn),上前拜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四方離散,皆奔走吳庭,投靠大王,吳國將稱王稱霸,代周而興,此亦以下犯上,臣犯其君也?!?br/> 夫差臉色這才好看了不少,贊賞的看向伯嚭,道:“太宰此言方為正理,相國耄矣(老糊涂了),所言不足為信。”
伍子胥氣得胸膛起伏不定,死死盯著伯嚭,恨不能生噬其肉。
可惜他派出的三撥刺客,盡皆失敗,勾踐終究還是順利的來到姑蘇。
如今兵權(quán)盡數(shù)掌握在一幫佞臣手中,他手下實是派不出更多人手了,否則哪怕他傾盡所有,也定要將勾踐置于死地。
伯嚭對伍子胥的目光直接無視,對夫差笑道:“大王,越王親率臣屬,攜大批財帛前來道賀,昨夜已至王城,此正乃四方奔走吳庭之應(yīng)驗,不知大王何時接見?”
夫差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道:“傳令下去,于文臺擺開酒宴,請越王赴宴。”
“是。”
……
吳宮文臺。
勾踐帶著逢同、羅長風、阿青與四名劍士,步上長長的臺階,到得文臺之上。
羅長風等挎劍之人被攔在了文臺階梯口,與吳國衛(wèi)士相對而立。
勾踐與逢同則是進了文臺,明明同為諸侯國君王,但勾踐與逢同走到夫差面前時,卻齊齊俯身拜倒,道:“臣下勾踐,拜見吳王,恭賀吳王大勝齊國,威震天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