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了書院,進入草甸,才發(fā)現(xiàn)那些粉粉嫩嫩的花樹并不是一種,如今開的最旺的是杏花,但株樹最多的還是桃花,那些清淡的初桃避在杏花方后,仰著小臉偷偷看著這些來打擾自己清靜的人們,滿是羞怯。
????桑桑仰著小臉,好奇地攀著寧缺的肩頭向窗外望去,看著越來越近的書院,看著書院后方那座被云霧遮蔽大部分容顏的大山,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覺,細細的柳葉眼笑的瞇了起來,滿是開心。
????書院待考的學生們依次下了馬車,在禮部官員和書院教習的指揮下在一處寬敞石坪前排隊,然后進入坪旁的兩排掩雨廊間休息。
????待考的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大部分是書院教習們親自在大唐各郡村塾挑選而出,剩下的則來自各部衙的推選,其中僅軍部就推選了七十幾名準考生,人數(shù)非常多,然而這么多學生坐在石坪兩邊的掩雨廊中,竟是絲毫不顯擁擠,可以想見地方何其寬敞。
????石坪上方是書院的主要建筑,隱于花樹淡霧之中,卻因為建筑本身極為高大,兩道斜斜的甬道如同鳳凰的雙翼,所以沒有什么小家碧玉之感,反而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清利爽朗味道,顯得極為大氣。
????寧缺此時關心的重點不是書院的模樣,如果他能考進書院,日后有好幾年時間可以好好用雙腳來衡量書院的寬廣,用雙眼來打量書院的美麗,他現(xiàn)在更關心的是,此時掩雨廊間的待考生只怕已經(jīng)超過了五百名,而書院只會錄取兩百名,五中取二這可不是什么太高的比率,不免有些憂心忡忡。
????掩雨廊下的待考學生們個個斂神靜氣,沒有左右交談閑聊,也沒有誰拿出懷中的真卷試題做最后的沖刺,眾人是大唐乃至整個天下最優(yōu)秀的青年——是的,雖然其中有年過三十出身邊塞滿臉苦寒風霜色的校尉,也有被教習從某偏鄙鄉(xiāng)間村塾帶回長安滿臉稚氣懵懂不安看著身周不滿十四歲的天才小孩兒,但總歸都能算做是青年——沒有誰愿意在這時候展現(xiàn)出自己的信心不足。
????寧缺的信心越來越不足,右手微微顫抖,幾次準備伸向桑桑討要她包裹里的真題試卷,卻又強行收了回來,就在他最后準備破罐破摔,不要什么顏面也要進行一把自己最擅長的陣前磨刀時,石坪四周忽然響起一陣中正莊嚴的宮樂之聲。
????羽林軍到了,儀仗到了,各部官員到了,然后花錢買票的看客們到了,宮廷侍衛(wèi)到了,親王殿下到了,皇后娘娘到了,皇帝陛下到了,于是掩雨廊里的待考學們活動一下久坐微酸的腰身,拱手長揖,山呼兩聲萬歲,便再也沒有最后苦讀的時間——噫?寧缺在心中做如上嘮叨時,忽然看見石坪上行過一位容顏清麗、衣著華貴,氣質寧和的少女,不是公主殿下是誰?
????大唐四公主李漁在太監(jiān)宮女嬤嬤們的拱衛(wèi)下,緩步走過石坪,走過廊間青年未婚學們熾熱羨慕愛慕的眼光,走過大臣們驚訝難安的目光和低聲議論,順著長長的鳳翼甬道走上書院正間,來到石欄畔對著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微福一禮,然后安安靜靜站在了皇帝陛下的左手旁。
????和世間其余國度那些敵人不懷好意的想像不同,和某些陰謀論偏執(zhí)狂比如寧缺想像的不同,大唐帝國內(nèi)部并沒有皇權與書院對立的情況,只有極少數(shù)人才知道,當今的大唐天少年時曾經(jīng)隱姓埋名在書院學習過兩年,而他登基之后無論大小節(jié)慶也都會來書院稍憩,入冬之時甚至可能整個月的時間都呆在書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