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日之后,吳軍十萬精兵退出宋國,又一次來到了魯國邊界。
魯王早已收到了吳王送來的消息,當夜連忙召集所有臣子商議對策。雖然魯王一心求和,但耐不住以冠玉為首的臣子極力反對求和,一心應戰(zhàn),故而只能硬著頭皮從國內(nèi)組建起了不足三萬兵力的軍隊。
兩軍匯集,吳軍十萬大軍望去蒼茫一片,足以碾壓對面的魯軍。
吳國單是各路大將領都派去了十位,其中就包括范蠡率領的一支一萬兵力的游擊軍隊,負責各路支援。
兩方還未交涉幾句,就直接開打。馬蹄轟鳴,兵戈相見,戰(zhàn)場的廝殺聲回蕩在平原之上,似有與天爭雄之壯!
范蠡騎著一匹黑色駿馬立于萬軍之前,眼看著遠處的激烈戰(zhàn)局,心下卻已經(jīng)明了勝負已分。
果不其然,魯國慘敗,魯王親自舉旗投降。
然而,夫差卻放話:“將冠玉交出來,才撤兵。”
魯王二話不說,直接將冠玉親自綁了送到吳軍陣營,吳軍這才逐漸收手,放魯國剩余的殘兵敗將逃了回去。吳軍將士也即刻收兵準備返回宋國邊界。
被順勢抓走的冠玉一直罵罵咧咧停不下來,一直嚷嚷著要見夫差。
看管冠玉的守衛(wèi)卻接到夫差的命令,說是讓看好他的性命,讓到了宋國,宋王來了再見冠玉。
又是數(shù)日的奔波,宋王和吳軍同時趕到了想約的地方。
當晚慶功宴上,夫差攜著西施落座以后,剛和宋王寒暄幾句,冠玉就直接被守衛(wèi)帶進來扔到了殿上。冠玉從地上爬起來,張嘴就罵。
“吳王!你真是心胸狹隘!錙銖必較!真是欺人太甚?。?!”
原本還其樂融融、一片祥和的大殿瞬間鴉雀無聲,畢竟當眾辱罵一位君王代表著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然而,夫差卻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伸出手掏了掏耳朵,撇著嘴說:“寡人若是真的欺人太甚,你們魯國早就沒了?!?br/> 說罷,就見冠玉氣得臉色發(fā)青,深吸一口氣又準備破口大罵。
然而這時宋王卻突然出聲阻止到:“冠玉!不要再說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了,若不是吳王心存慈善,魯國怕是沒這么輕易就被放過了!”
冠玉愣了愣,看向宋王的眼神變得復雜起來,良久后,才平靜地對宋王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當初宋王滿口答應與我的計劃,如今看來已然作廢。您竟然還是選擇屈服于強權(quán),做了吳王的狗腿,那關于從此以后也便不再敬您為君子了?!?br/> 宋王不怒反笑:“吳國不過是因為受了荒災,借些糧于他們又有何妨?魯王行事沒有大丈夫風范,你又何必于愚忠于他?當初你讓寡人跟你一起做的事,寡人看不上,自然更不會做。還好西施娘娘并無生命危險,不然整個魯國都會跟著你陪葬!”
二人一言一語中,似乎又透露著更多的信息,夫差等人也皆是一臉耐人尋味的模樣,看著他們彼此對質(zhì)。
果然,宋王一說完,冠玉就立刻問到:“那當初我與宋王共同密謀劫殺西施,送往為何滿口答應,如今卻出爾反爾,陷害于我?我遠在魯國,哪有什么機會去劫殺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