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梨木的八仙桌,桌腿雕刻著精美的紋飾和圖案,桌子上面,簡單擺放著一個煙灰缸,一小碟花生米,然后就是一個大大的黑木茶臺。
主人愛喝茶!
主人竟然愛喝茶!
我眼睛一亮,在這里若能品到好茶,與茶道行家交流,也是一種享受!想著想著,我與大宇會心一笑,不由得勾起了腦中的讒蟲!
對我來說,喝茶也是自己生活中僅有的幾個愛好之一。打我有記憶開始,我就在一叢叢茶樹下慢慢成長,一步步慢慢悟出來自己的一點心得,于是就有了一幫穿插在吃貨與玩貨之間的茶友。
大宇甚至認為,喝茶是而且必須是吃貨具備的品質之一。
可我認為,飲茶是一種藝術,卻并不是一種孤獨的行為,一壺清水,只因有了那幾片葉,就能煮出醇厚而綿長的清香來。一杯上好的綠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蕩清香,遞送到唇齒之間。茶葉仍然保持著綠色,挺拔舒展地在開水中浮沉悠游,喝上一口,更多的是一種只屬于春天的芬芳。
我們喝得多的,卻是烏龍茶里的“鐵觀音”和巖茶“大紅袍”,與綠茶相比,半發(fā)的“鐵觀音”濃郁清奇,“大紅袍”飽滿沉著,而全發(fā)的紅茶“金駿眉”,則深厚得多,雖然沒有綠茶的鮮活清芬,卻把香氣藏在了里邊。
在這里的喝茶,卻是另一番景象,因為主人沒有奉茶,給我們演繹茶道的,是與我名字樣的12歲的小楓姑娘。她皮膚白皙,眉清目秀,眼神溫婉深邃,面帶淺淺的微笑,一頭烏黑的長發(fā)自然地披散肩頭。與剛才活潑羞澀的樣子大相徑庭,因為這個時候,她身上透著的是一股濃濃的古典氣質。
“老漢我姓燈,這個姓很少見,大家可以叫我老燈、燈叔、燈大爺,都行,”老人的姓名確實很少見,我們也覺得驚奇?!半m然我們不多見,可是我們這個姓在漢朝就有了?!?br/> 古香古色的黑木茶具前,陪著燈大爺坐著的,典雅溫情的小楓姑娘安靜的正在泡茶,動作非常優(yōu)雅,她用茶勺舀上茶葉放進蓋碗,用旁邊壺中的開水淋過,蒸汽攜帶著茶香裊裊上升。
在茶香里,一種久違的熟悉感滌靜了我們胸中的蒼涼,沸水反復相沏,而后倒進青瓷中,置于面前。小楓姑娘力道輕緩柔勻地端起青瓷,不破茶魂。幾片茶葉在清澈碧綠的液體中舒展、旋轉,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美輪美奐。
“說起仕女圖,我們就要從版畫乃至雕版說起,”在裊裊茶香里,燈大爺開始了講述,“60年前,在界蓬的一個寺廟,一個佛像的肚子里,有人發(fā)現一張版畫圖,此版畫縱53.6厘米,橫38.3厘米,畫面殘損,后來,人們稱它為《彌勒菩薩像》?!?br/> 幾只小巧的茶杯在小楓姑娘手中左右轉動。淋、燙、沖,不大一會,幾杯塋亮中略帶黃色的茶汁,奉獻給了大家?!斑@個事情,我在一些報道上看到過,”大宇接過一杯茶,靠著鼻子聞著香,然后說,“這幅畫中尤為珍貴的是印有四處題記,并清楚的標明了畫家人名、雕工及雕印年代,是研究雕版藝術的重要文獻?!?br/> “你說的沒錯,它對華夏印刷史提供了很好的實物資料!”燈大爺端起一杯茶,放到嘴邊,輕輕抿了一口說,“這幅作品整個畫面構圖平穩(wěn),疏密有致,線條繁簡得當,人物造型端莊而豐腴,有承襲唐代之風。畫面主體造型飾繁密的花紋而成為大片灰色與空白部分形成鮮明對比關系。上部飛天仕女婆娑升空,線條飛動流暢,巧妙的成為動靜關系?!?br/> “那就是說,仕女圖的雕版最早也是這個?”我著急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