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老臉一紅,卻大言不慚道:“我在觀察你傷口的復原情況,你剛才說什么?我沒聽清?!币贿呥€無辜地眨了眨眼睛。
寧雨昔嫣紅的臉蛋兒之上籠罩了一層冰霜,一雙美眸中閃著寒芒,極其不善地盯著李青云。她才不信李青云的這套說辭,這廝剛才眼中就差冒綠光了,觀察傷口?鬼才會信!
“咳咳……”李青云干咳兩聲化解尷尬,再說下去,寧小妞就該殺人了。
寧雨昔傷口的恢復速度大大超出了李青云的預期,難倒習武之人除了體質強健外,連恢復能力也超出常人許多?
熟練給寧雨昔換好了藥,李青云拍拍手上的藥粉道:“好了?!?br/> 本以為對方會說聲謝謝,卻不料寧雨昔道:“既然好了,你還不下去?”
李青云暗恨:又是卸磨殺驢?
讓你欺負小爺,哪天非下藥把你給辦了不可!這廝心內狠狠意淫著,但腳下卻不敢耽誤,灰溜溜得下了馬車。
寧雨昔望著他手腳并用爬下馬車的笨拙樣子,俏臉之上浮現(xiàn)出一抹笑容,這么笨還敢出手阻擋那幾個彪悍的士兵,也真是難為他了。
寧雨昔被心中冒出的念頭嚇了一跳,我怎么替這個無恥之徒著想了?呸呸呸!
幾人長途跋涉,終于抵達了籠城的城門,出了這道城墻就進入大漠的范圍了,也就是正式出塞了。
李青云勒住馬頭,抬頭仰望籠城雄偉壯闊的城樓,城門樓上石匾橫刻兩個大字“籠城”,因為年代久遠,“籠”字的上半截被風沙侵蝕而變得有些模糊,乍一看有些像“龍城”,更凸顯出一種肅穆雄霸的氣息。
城樓兩側是綿延曲折,一望無際的城墻,籠城乃是古長城的一段,后來為了抵御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入侵,又不斷地加固、拓寬,現(xiàn)在的城墻足有三四十米之厚,所以格外堅固。城墻之上上遍布的箭矢、刀劍創(chuàng)痕,記載了這座古城的歷史滄桑和悠悠歲月。
望著滿目瘡痍的城墻,遙想當年漢軍和匈奴在此展開無數(shù)大戰(zhàn),李青云仿佛又置身于那個烈焰沖天、硝煙彌漫的年代,多少邊軍將士為了保護家園,而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最后埋骨他鄉(xiāng)。
李青云一時心潮澎湃,脫口而出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寧雨昔的馬車剛好路過他的身旁,聽他神色肅穆地吟出了這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身軀猛地一震,一雙美目震驚地看向李青云。
寧雨昔從小在邊關長大,見慣了將士們浴血殺敵、馬革裹尸的悲壯,所以當李青云吟出那句詩的時候,深深地觸動了她。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何等的霸氣與豪邁,她感覺自己的血在燃燒,戰(zhàn)意無限激昂。
更難得的是,籠城、龍城又嵌接得如此巧妙,堪稱千古絕句!
歌以詠志,他還有這等氣概和胸懷?
“你……這是你作的詩?”寧雨昔罕見地沒有兇他,面色平靜地與他交談。
李青云從那種肅殺的意境中走出來,笑笑道:“你說呢?”
寧雨昔聽他反問自己,說道:“文采如此出眾的詩,若是你作的,早就開始吹噓了,所以我說不是你作的。”
李青云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道:“好吧,那就不是我作的吧?!闭f完一夾馬腹,朝前走去。
“喂……”寧雨昔有些氣惱,這人不等她說完就走了,真是好沒禮貌。她家學淵源,按說此詩也是極為難得的佳句,應該早已流傳于世才對,可她竟然沒有聽過。
寧雨昔本身對詩詞歌賦也有一定的研究,她判斷這是一首七絕詩,李青云只吟了一半,應該還有另一半。父親戎馬一生,鎮(zhèn)守邊關,半生都在與胡人作戰(zhàn),若是將這首詩獻給父親,他一定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