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莊倚靠太平湖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成了方圓百里的集貿(mào)中心。半月一次的市集,在里莊是雷打不動的。
天沒亮,丁芳和安寧就出了門,騎著平板車緊趕慢趕到里莊,市集已聚集了來往的人流。
市集上熱鬧得很,有裝載雞鴨魚肉的大車,甚至,裝載豬牛羊牲口的也有,更多的,是挑著農(nóng)家蔬菜絡(luò)繹而來的農(nóng)戶。
小孩屁顛屁顛地跟在大人身后,在一筐筐好看又香甜的水果、松軟酥脆的芝麻蔗糖等貨擔(dān)前,饞得直流口水,走不動道了。
逮到一處空地,兩人將平板車支好,小百貨和農(nóng)具分開擺放好。
安寧與丁芳對視一眼,亮開嗓子吆喝上了,
“瞧一瞧,看一看,這有時興百貨,生活用品、棉布襯衫布鞋,應(yīng)有盡有,誰家需要的針頭線腦,這也不缺咯。還有叔叔伯伯種地翻田的農(nóng)具,也請到這瞅瞅啊。”
她嗓音清脆,吆喝自帶韻律,吸引很多人過來。
“姑娘,是你?”
有位農(nóng)婦認(rèn)出了她,“來啦?你這聲音絕了,俺很少聽到這么好聽的聲音?!?br/>
“嬸嬸,承蒙您記得我!”
安寧星眸眨巴著,笑容燦爛無瑕,
“您有沒有瞧上的?您要是喜歡,您告訴我,我給您個優(yōu)惠價?!?br/>
她笑臉迎人,話說得十分敞亮。
“哦?話可是你說的?”
大嬸拿起一個陶罐,“這個罐子五元吧,你給我優(yōu)惠點兒?”
三件套的陶罐,上面帶蓋子,下面有托盤,家庭主婦用來腌制鹵味,或腌制泡菜必備,密封嚴(yán)實,質(zhì)量好,向來不愁賣。
安寧笑瞇瞇的,“嬸嬸既誠心要,我誠心給您給你個九五折,四塊七毛五,可行?”
“湊個整,四塊七毛好了!”
“行,您都這么說了,能不行?”安寧爽快答應(yīng)了。
大嬸痛快地付錢,捧著瓷罐高高興興走了。
“姑娘,犁耙怎么賣?”這位大爺盯了好一會犁耙锃亮的刀鋒。
犁耙,是翻土必備農(nóng)具,要是好用,翻土犁地是事半功倍。
“大爺,您真是好眼力!”
安寧也夸夸自家東西,“這是專家新研制出來的,您看,刀鋒锃亮,再硬的土都不是難事。最新推出來的價是26元!”
“什么……?一把翻土的鐵疙瘩賣這么貴?”
“貴嗎?……您老人家上手拎一拎,得有二三十斤哪?!?br/>
安寧一副你不信我,你會吃虧的樣子?!澳憧纯吹朵h,可是熟鐵制成的。不是以前那種,一敲硬一點的土疙瘩,就崩掉一個口子!您放心好了,買一把,能用很多年!”
“姑娘,我沒有那么些現(xiàn)錢。”大爺想了想,抽出幾張鈔票,“給你五元,剩下的錢,用大米換中不中?”
“中呀?!卑矊幮ξ饝?yīng)著。
安寧扯著嗓子吆喝,丁芳幫著收錢、收貨……,兩人配合很默契。
晌午時分,拉來的這一車貨物,肉眼可見地露了底的,也就所剩無幾了。
一早出來也沒有顧得上好好吃飯。
她倆也都餓了,找了個賣面的攤位,各自要了一碗面。
“交換得來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咱們是不是得回去賣?”丁芳吃了幾口面條停住。
在礦上牌樓下賣貨,丁芳有點打怵,好歹考上了大學(xué),被熟人認(rèn)出來,怪難為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