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圖之言,洪辰早就想過,師父把自己送出桃源之時,語焉不詳,要找什么樣的刀,至今靠的也只是一時猜測。到底會不會有那么一把刀,還是未知數(shù)。更何況找到那一把刀,回到桃源,對師父而言又有什么用?
一把刀再好,也沒有一個饅頭管飽,于桃源而言,刀只需能伐竹,砍柴,切菜,剁肉即可為用。桃源有個鐵匠,菜刀柴刀伐竹刀都找他冶煉打磨,并不需外面的刀。師父讓自己找刀,目的實在令人捉摸不透。又或者那只是一個讓自己離開桃源,不再回去的借口?畢竟很有可能一輩子也找不到那把刀。
單靠猜測推想根本得不來正確的答案,洪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行走在這天下。有目的也等于無目的,無目的也等于有目的。尋刀并不是自己作為旅行過客的終極意義,沿途一路觀賞風(fēng)景,品鑒美食也是極好的。
而陳圖則又不同。他有一個既定的目標(biāo),并且知道為了完成這個目標(biāo)需要去做什么。所以,有目的的陳圖每次望向江水出神時,所思所想盡化為一腔憂慮,而無目的的洪辰望向江河,卻浮想聯(lián)翩,盡是對未來的展望。
同樣旅途上的兩個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心境。所以他們說話也極少,每到一個地方,除了一起行動掠奪各個勢力的有名兵刃以外,也極難有共同的愛好。偶有的閑暇時光,洪辰自然要在青陽城登上前朝無數(shù)文人留下詩篇的黃鶴樓,眺望完滾滾大江之后,再去下面的館子吃一碗熱騰騰的干拌麻醬面。陳圖卻只會買一壺烈酒,坐在游船的船舷上,終日凝望江面,不時舉起酒壺,一口一口往嘴里灌酒。
離開青陽城時,已至深秋,兩人騎馬行至山陰水陽之處,但見滿山金黃,古道上堆了一層層厚厚扇形枯葉。馬蹄踏碎了這些銀杏葉,一路菊花也逐漸凋殘。饒是溫暖的南方這時也進入了寒冷時節(jié),洪辰披上了斗篷來擋風(fēng),頭上也帶起了從羌州帶來的兜帽,陳圖卻依舊穿著單衣,不知多久沒有打理的頭發(fā)迎風(fēng)凌亂。
“再往南便是青岳城了?!焙槌街钢胺秸f,“我們走旱路入城,休整兩日,再前往各個勢力拜訪。相信青岳這邊的人也會和青陽的一樣,不想多生麻煩,直接把兵刃送給你?!?br/> 陳圖說:“是這樣便好。但我們拋頭露面太久,一路上行蹤都多有泄露。青岳這邊古為楚地,民風(fēng)比青陽來得彪悍,他們會不會主動對付我們,也尚未可知。”
“你一路小心提防,連吃碗面都仔細(xì)查驗,他們哪有機會?!焙槌秸f,“就算他們要添麻煩,也只會光明正大地來添了。畢竟我們在外的名聲還是怪俠,怪客,只取兵刃,不傷人性命,也不禍害無辜,這些武林人士也不好意思下太黑的手。何況有了那么多先例在前,他們再丟兵刃,也只是隨眾而流,不顯得太丟臉?!?br/> 陳圖想了想,說:“你所言也有道理。呵,這些武林門派,江湖大俠,最喜歡的便是名聲和面子,兵刃于他們而言倒是其次。只要能讓他們保全面子,他們還愿意破財消災(zāi)呢。在青陽城時,不就有兩家小門派的掌門人要結(jié)交我們么?也是有意思,沒想到我們兩個從荒州人人喊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江湖上有不小的地位了,雖然名聲不大好,但好歹夠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