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
耳畔回蕩著樹枝燃燒所帶起的噼啪輕響,徐言的心頭一團(tuán)混亂。
如今的局面,是他師父走出來的,他想要改變,想要救下師父,除了要面對那些太清教的道士之外,更要面對將希望寄托在告慰山神的無數(shù)百姓。
已經(jīng)騎虎難下的徐道遠(yuǎn),在這時候提及了一份關(guān)乎人心的晦澀之言,徐言又如何能靜下心來,感悟那份飄渺難明的人心之說,甚至在火場前的某一個時刻,小小的道士生出過炸裂雷珠,將周圍的一切全部毀滅的心思。
只是這份冰冷的心思剛剛出現(xiàn),就被老道士溫和的講訴所消弭。
“大千世界,遍布玄奇,有武者習(xí)武,蘊一身巨力開碑裂石,有道人修真,尋本心飛天遁地,有和尚禮佛,酒肉不忌,偏偏心若菩提,有大儒提筆,畫一副百色山河,引魚鳥來投,更有異族兇殘,茹毛飲血,跨上鐵馬便戰(zhàn)無不勝,還有那奇人撒豆成兵,呼風(fēng)喚雨……”
面對著烈火,徐道遠(yuǎn)所講訴的,仿佛與人心無關(guān),卻如同推開了一面恢弘世界的大門。
“曾經(jīng)有一位武者,以劍為生,縱橫普國武林界,難逢對手,直至修入宗師之境,后來他發(fā)現(xiàn)武道的巔峰,還遠(yuǎn)遠(yuǎn)不是盡頭,于是踏遍大江南北,拜訪奇人異士,終于,被他尋到了一份修行者的法門?!?br/> 轉(zhuǎn)而講述起故事的老道士,面對火海依舊腰背筆直,緩緩說道:“那是套邪道法門,他自認(rèn)心劍合一,無懼外力,修習(xí)之后,本領(lǐng)更是一日千里,劍出如虹,無人匹敵,有人畏他劍道,稱其為劍魔,只可惜,他終究沒有看到更遠(yuǎn)的天空,心劍合一,也不過是一廂情愿而已?!?br/> 老道士的身影有些佝僂了起來,咳了半晌,才繼續(xù)說道:“邪道法門以速成為主,敵不過心魔,便會沉淪一生,終遭反噬,那劍魔終于在一天夜里狂性大發(fā),迷失了心智,家中一十九口被他屠戮一空,清醒之后他悔恨萬分,崩斷長劍,自廢修為,從此遠(yuǎn)遁他鄉(xiāng),他的名字,叫做徐山……”
悲凄的故事,讓人聽得感同身受,徐言卻從師父的低語中聽到了一股濃濃的悔意。
“徒兒,記住,劍有兩刃,傷人,也傷己,所以為師才為你取字止劍,意為善存于心,惡止于劍?!?br/> 徐道遠(yuǎn)拍了怕徒弟瘦削的肩頭,笑著說:“劍如人心,人心如鬼,每個人的心里,其實都住著一只魔鬼,有人任憑魔鬼肆虐,于是生靈涂炭,有人禁錮魔鬼終生,于是一事無成,你要學(xué)會的,是駕馭那只魔鬼,而非被魔鬼駕馭?!?br/> 徐言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么,卻被老道士打斷。
“為師知道,你的心里,還住著一頭豬,哈哈?!彪y得的說起了笑話的老道士,最后慈愛的看了徒兒一眼,大步而去,灑然道:“若你真要成為一頭豬,就讓那頭豬,吃遍天下猛虎!”
探出的手,想要抓住師父的道袍,徐言一把抓了個空,他眼睜睜看著師父的身影走向那條遍布烈焰的通天路。
“世人只知死有輕重,分泰山鴻毛,殊不知以一條將死之身換得兩個娃娃性命,才是大便宜,哈哈,不賠,不賠!”步入火海的老道士,依舊談笑風(fēng)生。
“師父!!!”
眼里涌動著淚痕的小道士,看到了火海兩側(cè)等待多時的無常,他知道,今天便是師父的大限了,與其坐化在乘云觀,倒不如替兩個孩子去送死,或許到了徐道遠(yuǎn)這種地步,徐言也會認(rèn)為這是場天大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