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天后,何星舟完成了第一版磁懸浮電機的設計。不過這一版還是不太實用,和專家團的工程師們交流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設計還要基于當前的工業(yè)制造水平。
在高端工業(yè)制造,精密加工領域,還是德國、米國和島國這些國家領先一籌。
于是何星舟將磁懸浮電機的設計又做了數(shù)版修改,直到定出一款滿足制造工藝,成本便宜的磁懸浮電機。
設計圖紙被發(fā)到了東北某個汽車零部件工廠,由專業(yè)的工程師進行制造。
一周后,哨塔科研所內(nèi),來自第一汽車集團的工程師郭誠在通訊里對何星舟發(fā)來消息:“何總工,磁懸浮電機已經(jīng)制造完成,等待檢測!”
何總工是現(xiàn)在大家對他的新稱呼,因為何星舟年紀的問題,眾人對他不是很好稱呼,叫何星舟同志又顯得太生分。
考慮到他是鋼鐵長城計劃的總設計師,大家便按工程慣例,稱呼他為何總工程師。
“好,那我即刻就來!”何星舟回復道。
“丁哥,立刻安排飛機,我要前往東北的汽車工廠!”何星舟對著通訊器喊道。
“隨時待命!”丁岳立刻前往停機坪,準備飛機。
玄武計劃所需的各種資源太寬泛,而且科研研發(fā)和制造,不可能都在哨塔科研所進行。
許多都要借用其他研究所或者工廠,于是玄武執(zhí)行官們又給何星舟安排了私人專機,供何星舟行動指揮。
這是一輛武裝直升機改造而來,擁有軍方的空中牌照,不僅可以全國直飛,還能前往各地的軍事基地!
丁岳作為專業(yè)的特種兵,開飛機也不在話下。
一個多小時后,何星舟就到了所在地的工廠,在這里,汽車工程師們正忐忑不安的等待著。
在測試車間,何星舟見到了負責磁懸浮電機設計和電磁浮車體設計的工程師郭誠,以及華夏第一汽車集團的一名高級副總裁,馮躍。
值得一提的是,馮躍并不屬于玄武計劃執(zhí)行者,所以他并不知道何星舟的真正目的,他只知道,何星舟是國家科學院派來的科研人員,用來研發(fā)新型電動車電機。
“何總工,歡迎蒞臨我廠!”馮悅見到何星舟時,滿腦子都是問號,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他都見過,年紀大多都是五十歲以上!
何星舟這么年輕,到底是什么身份讓他如此受重視?集團總部居然還下發(fā)文件,要集團全體配合他的研究工作!而且他這般年紀,是怎么研究出金屬空氣電池的?
“馮總?!焙涡侵弁帐?,一旁,郭誠說道:“何總工,磁懸浮電機成品就在試驗車間里,隨意可以啟動檢測?!?br/> “好,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吧?!焙涡侵壅f道。
何星舟跟著他來到車間,在這里,還有一群工程師和技術員在等待著。
“這個電磁浮電機和我們傳統(tǒng)的磁懸浮電機不同,它不僅擁有軸承磁懸浮,還能產(chǎn)生強大的斥力,讓整體結(jié)構(gòu)保持懸浮狀態(tài)?!?br/> “與其說是磁懸浮電機,不如說是磁懸浮電機組,它包含了電池、電動機、電磁轉(zhuǎn)化器等多個結(jié)構(gòu)。是整個電磁浮汽車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