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報站,環(huán)亞港已到,蘇妮和伊菱手拉著手的,下了車。
距離車站不到50米遠的環(huán)亞港,即在眼前。蘇妮一路向它行,望著那龐大的歐式古典主義風建筑,尖尖的屋頂直指穹蒼,彩繪的玻璃神秘瑰麗。
倘若因這兩大鮮明的設(shè)計,便讓人誤以為這即是哥特式風格,那通體以金色與白色為主調(diào)的外墻面,又恍惚,使人聯(lián)系到16至17世紀,歐洲皇室最黃金時期的巴洛克風——
那么繁華、雍容、金碧輝煌。
也許就是這種“土豪金”的既視感,讓蘇妮憶起曾經(jīng)遇見過的一個場景。她對伊菱道:“我記得有一年我媽生日,我去金店,給她買串路路通手鏈當禮物。老鳳祥里人特多,我在一個柜臺前挑選的時候,旁邊來了一對小夫妻。
男的說話聲音很大,指著柜面里的一根金鏈子,問服務(wù)員,‘有沒有更粗的?’我就瞟了他一眼,發(fā)現(xiàn),他脖子里已經(jīng)戴了一根特別長、特別粗的。比我們冬天搭配用的毛衣鏈,還夸張。
那男的長得不高、也不壯,瘦瘦小小的身材,戴那樣一根金鏈子,感覺像我們一樓,李奶奶用來,拴他們家那只吉娃娃的狗鏈子一樣!”
“哈哈哈哈……”伊菱大笑。
蘇妮繼續(xù)道:“我覺得好傻呀,就不看他,繼續(xù)挑我的路路通去了。接著就聽見服務(wù)員跟他聊天,那男的說自己是拆遷戶,在哪兒哪兒有好幾套房什么的,又說,嫌自己身上戴的那根金鏈子不夠粗,所以想換一根更粗的。
我就心想:天哪,這都跟狗鏈子似的了,還嫌細?。侩y道要換成拴大狼狗那樣的嗎?那不是狗鏈子了吧?那成鎖犯人的鐵鐐了吧?!”
“哈哈哈哈……”
兩個人進了商場,迎面流線型的浮雕墻,營造出3d的視覺效果,建筑風從巴洛克,過渡至洛可可風。
不過,再往前,就是普通的并排式店鋪的模樣了。
蘇妮道:“伊菱,你說,背個名牌包、戴個名牌表,得來的接納與尊重,叫做潛流文化。但其實,我有時候挺不明白的,為什么人的價值,非要用這些外物去衡量與表現(xiàn)呢?
好像人一有錢,就緊著去買金鏈子呀、奢侈品呀,這些的?!?br/> 低頭看到自己單肩包上的企鵝掛件,又道:“你說,像馬化騰那樣的富豪,會戴金鏈子嗎?都那么有錢了,那他的金鏈子,得粗成什么樣兒???!”
“呵呵呵呵……”伊菱笑到肚子痛,扶著蘇妮,她道:“你傻呀!馬化騰都那么有名了,他才不需要用金鏈子,來顯示他的富豪地位呢。
咱們這個社會,區(qū)分身價的不同,就在于此。有錢沒名的,靠刷物;有錢有名的,靠刷臉就行啦!甚至于,有錢有名的,他們本身就是時尚風向標,懂嗎?”
“那這樣的話,就很無聊啦。比如我有錢,我干嘛非要別人知道我有錢?為了讓壞人來打劫我嗎?”
“為了不讓人看不起呀!標榜身份呀!這有什么想不通的?我之前不都說過了嗎?你怎么又繞回來了?”
“不是呀,那我的身份,我自己知道就行了,何必一定要標榜呢?另外,我管人家看得起、看不起呀!我又不看他們的,我過我的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