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修養(yǎng)過人,也忍不住有些激動,張口欲追問更多。
朱元皓替他們問了出來:“若是能依此‘一法’,天下便可定否?”
“當(dāng)然不可?!?br/> “哦?”
李東陽等人都面露詫異。
原以為江舟說了這么,應(yīng)該趁勝追擊才對。
現(xiàn)在竟然要自己推翻自己所言不成?
江舟笑道:“在下適才說那位仁兄所言,只要天下百姓懷仁守禮,便可天下太平之論乃是謬論,皆在于此路不通,”
“豈不知,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若食不裹腹,誰在乎禮?衣不蔽體,誰顧得上什么榮辱?”
“不讓百姓吃飽穿暖,難道還要百姓餓著肚子,光著身子講禮儀,講仁義?”
“那位兄臺說天下人不知學(xué)而報國,又豈知天下有多少百姓為生計奔波,甚至食尚不能裹腹,衣且不能蔽體,你讓他們上何處去學(xué)?如何去報?”
“好!”
一陣喝彩聲嘩然而起。
原來江舟與眾學(xué)子在高談闊論之時,已經(jīng)將煙波樓中的其他客人都吸引了過來。
有人認(rèn)出在座的是李東陽、戴幼公這些南州大儒,更是驚喜。
呼朋喚友,吸引來了更多人。
上上下下,圍了個嚴(yán)實。
不過慢慢都被江舟的言論所吸引。
這時更是忍不住叫起好來。
只因圍觀的,大多數(shù)都是他口中的平民百姓。
“儒可育民,法可律民,商可富民,兵可強國,農(nóng)可足食,工可利其器,百家百業(yè),缺一而不可。”
“若想僅僅依靠一家之言,仁禮二字,便想治國平天下,恕在下直言,”
江舟斬釘截鐵地道:“那是癡人說夢?!?br/> “……”
他一番話下來,四周一片靜寂。
燕小五在他身后左看看,右望望。
他也讀過書,不過自認(rèn)不是讀書的料,要不然也不會來當(dāng)個緇衣捕快。
江舟的話,他只聽得一知半解。
但從周圍人的神情來看,這是把人給震住了。
不由樂得眉開眼笑,躍躍欲試地就要嘲諷一番那幾個酸腐書生。
他指了指那個徐文卿:“怎么樣?你,剛才是不是你,不是說要文斗嗎?”
“現(xiàn)在我兄弟劃下道來了,你又怎樣?有什么話說?還是要就此認(rèn)輸???哈哈哈!”
一眾學(xué)子回過神來,頓時有人不屑怒道:“哼,歪理邪說!”
“一個禮字,乃我大稷立國之本,當(dāng)年圣皇聚巍巍山河之勢脈,匯皇皇人道之氣運,鑄稷鼎,定稷禮,鼎定天下!”
“乃有我大稷八千年國祚不絕!”
“一個仁字,乃我大稷七十二圣賢聚古今智慧之華光,浩然之氣,強銘天地,方令天地乾坤,顯化浩然長河,光耀萬古!鎮(zhèn)我人道氣運千秋萬世!”
“始有我大稷八千年文運不衰!”
“你區(qū)區(qū)一介下吏,竟巧舌如簧,一言便想壞我大稷兩大根基,簡直是大逆不道!”
他們不像那些看熱鬧的人,大多數(shù)都無法理解這個江舟所說的話意味著什么。
只是單純因為這番話讓他們聽著貼心才叫好。
他們反對的,也不在于這番話是對是錯。
而是如他們所說,這是在動搖大稷的根基。
大稷的根基是什么?
是儒門,是世家,是門閥。
這其中,沒有“民”這個字。
在這些學(xué)子的認(rèn)知中,治國之術(shù),便是牧民之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