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收藏不要停,再猛烈點行不行。評論區(qū)收藏也點下吧,看人家上萬粉絲,咱羨慕啊)
學生時代總是覺得一天是那么的漫長,一個月是那么的漫長,一個學期痛苦的漫長。
不過在張興明四十幾歲的眼里,時間是過的飛快的。
轉(zhuǎn)眼到了年底放寒假的時候,在張興明的指導下,二哥已經(jīng)把市里的商場擴張成了三個店面,這時候沒后世那么繁華,三個店面對于一個二百萬人口的小城市來說足夠了。
不過商場發(fā)展的腳步?jīng)]停,李栓柱他們幾個已經(jīng)分別到臨近市去考察市場了,準備開了年在遼洋福順贏口丹冬等市各開一家,而二哥則親自去了奉天,開始籌建和祥記的奉天旗艦商場。
因為地理位置和歷史的原因,奉天在整個東北無論從政治還是經(jīng)濟各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后世更是擁有著幅射六省的商業(yè)地位,在奉天開店,是重中之重,不但要開的大,還要找準位置,為后幾年的發(fā)展做好準備。
杯溪從80年代到現(xiàn)在,一直保持著二百多萬人口,沒有太大變化,也確實是被定位為小型城市,不知道為什么這樣的城市在南方就變成了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了。
2013巴渝主城也不過五六百萬人而已,我在某個地方還看到過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人口實現(xiàn)五十萬,成為西部大城市,當時我就噴了。
眼下張興明和二哥手里資金充足,每個月的銷售流水都能保持在七百六十萬左右,月純利近四百萬,在1983年,這是個能把人嚇出心臟病的數(shù)字。
張興明準備在奉天直接買下一棟樓,或是弄塊地自己蓋,現(xiàn)在和祥記的名聲在遼東已經(jīng)叫響了,貨品多而全,質(zhì)量高不說,全是國際知名品牌的東西,售價比國營商店也不貴多少,而且服務(wù)態(tài)度超好,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捧,連鄰市的人都幕名而來。
在這個時代做生意什么最重要,口碑,沒看鄭州亞細亞就憑著微笑服務(wù)就成為全國最牛的商場嗎?
張興明打算,趁著80年代零售業(yè)的空白期搶占市場,完成從客變主的身份轉(zhuǎn)換,利用口碑壯大自己,然后反租為買,屯下土地,為自己以后的連鎖超級市場及家電商場打基礎(chǔ)。
什么我兒馬夾了服,張興明要在他們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把市場抓在手里,這十年就是他圈地積累的好時候,同時再扶持起一些民族品牌,帶著他們走出去,掙外國人的錢。
張興明不想再看見整個市場被人家劃分,整個實業(yè)被人家搶奪的情景。至于郭美舒寧啥的,張興明就直接取代了,反正他們后期亂事不斷,官司不斷,投訴不斷的,弄的進了監(jiān)獄,不如這輩子就做個老百姓得了。
幾個臨近城市只要開在城市中心區(qū)就好,但奉天就不同了,城市太大了,每一塊都有自己的中心區(qū),這就得綜合考慮了。
張興明理想是奉天設(shè)旗艦店一個,做為以后的總店,杯溪這邊降為分店,然后再以旗艦店為中心,在奉天開三到五家店面。
旗艦店的位址張興明考慮的是兩個地方,一是在太原街或是南一馬路一帶,這一帶將一直火熱到永遠,是真正的商業(yè)寶地,房價漲到10萬多一平米,租個倉庫都是每平米幾百上千塊的。
還有就是中街了,不過在這個年代中街那邊還沒開發(fā),要等到90年代中期中街才火起來,而沈河熱鬧路是必須去的,五愛市場這里必須得抓住,至于鐵西這邊就無所謂了,這邊2000年以后發(fā)展起來也是以建材為主,隨便開個分店在這里就好,其他幾個區(qū)和鐵西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