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城,王宮。
伯固靜靜地靠在床上,聽著自己兒子憂心忡忡地講述,他的臉上無比平靜,沒有一絲表情。
“城內百姓總數(shù)已經接近二十萬,如今街道之上滿是污穢,城中臭氣熏天,更不妙的是糧食短缺,那些從城外逃難進來的人們有很多都是孑然一身,衣食無著,兒臣擔心再這樣下去會有民變?!?br/> 拔奇愁眉苦臉地說著,作為一名上位不足半年的王子,他的威望和人脈還是太弱,不足以壓服住整個國內城。
再加上缺糧、缺少兵器,既不能用溫飽來安撫百姓,又沒有強大的武力做依仗,拔奇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辦法解決這焦頭爛額的困境了。
伯固聽了半天,還是沒有聽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情報,不禁心中生氣,他強忍著不快,盡量用溫和的語氣問道:“漢人來了多少軍隊,是何人領軍?”
“塵煙遮天蔽日,旌旗連綿不絕,估計至少有五萬人?!卑纹嫱低悼戳艘谎鄹赣H的臉色,有些遲疑地繼續(xù)下去,“派出城外的哨兵說,漢人中軍大旗上是個關字。”
“關,就是遼東那名勇將,關羽。”伯固渾身一顫,表情變得凝重了許多。
當日襄平城下,關羽面對來勢洶洶的高句麗大軍,非但沒有絲毫恐懼,反而孤身搦戰(zhàn),連斬兩名高句麗勇士,將三萬大軍的士氣打落谷底,他的凜凜神威讓伯固難以忘懷,時至今日,這位高句麗大王還經常被噩夢驚醒。
在夢中,這名紅臉大漢無數(shù)次出現(xiàn)在兩軍陣前,出現(xiàn)高句麗大軍中,他手中揮舞著巨大的戰(zhàn)刀,肆意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而他身后飄揚著的就是一桿“關”字大旗。
這樣的人,來一個就已經很讓人頭痛了,更何況他身后還有五萬大軍,這怎么打?
伯固腦中瞬間就閃過了無數(shù)想法,但片刻之后,他就皺起了眉頭,疑惑地盯著拔奇。
“你確認沒有看錯,漢人來了五萬軍隊?”
開什么玩笑,高句麗何德何能,居然能被漢人如此重視,出動五萬大軍前來征討。
漢軍四百年來所向無敵,規(guī)模十分龐大,但是,除了漢武帝時期,衛(wèi)青與霍去病指揮的,與匈奴的幾場國運之戰(zhàn)外,他們在國境之外,從來沒有調動過如此規(guī)模的軍隊。
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在惡劣的道路條件下,糧草供應是極其困難的大問題;另一方面,則是漢軍對自身戰(zhàn)斗力的絕對信任。
數(shù)百年來,天下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漢敵五胡”,也就是說,想要正面抗衡漢軍精銳,匈奴人必須擁有五倍于漢軍的數(shù)量,才能堪堪打個平手。
到了后來,匈奴人痛定思痛,積極學習漢軍的優(yōu)勢,通過整編軍隊,修繕武器等等手段,將這個數(shù)字變成了三。
再到后來,一代草原霸主,東北亞第一個游牧人帝國的建立者--匈奴人,因為無力支撐這種戰(zhàn)爭模式,分裂成了南北兩部。
北匈奴選擇向西遷徙,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再也不見蹤影。
南匈奴則是放棄獨立的地位,依附于漢朝,成為了漢人的附庸。
無敵的漢軍,在對抗草原霸主匈奴人的時候都沒有這么大張旗鼓,如今派出五萬大軍來攻打高句麗,太奢侈了吧?
拔奇不知道自己父親想了那么多,只是恭恭敬敬地低頭答道:“兒臣親自去城上觀察了敵情,五萬人只多不少?!?br/> 瘋了,漢人絕對是瘋了。
半年前在襄平,三萬高句麗大軍浩浩蕩蕩,結果連城墻都沒摸到,就被幾千名漢軍給打得落花流水,最后還是靠王子前去求情,才把滯留在南岸的一萬多人給帶了回來。
五萬人,就為了打個高句麗,你們至于嗎?
面臨大兵壓境,伯固也是心亂如麻,但他畢竟掌管高句麗數(shù)十年,見識和手腕都不是拔奇可以相比的,片刻之后,他就做出了決定。
“拔奇,你去帶著本王的口諭,命令王宮的糧官開倉放糧,無比要把城里的民心穩(wěn)定住。然后派人去把那幾家的家主請來,本王要跟他們談談?!?br/> “那幾家?”拔奇一愣。
伯固閉上雙眼向后靠了靠,略略加重幾分語氣,“對,那幾家?!?br/> 拔奇這才反應過來,父親是要召見除了王族之外,實力最為雄厚的幾家高句麗貴族。
當年朱蒙王子逃出扶余,建立了高句麗,為了迅速擴大勢力范圍,他通過各種手段,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