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皇家的義務
老朱沒有上朝,但是這不影響朝廷的運轉(zhuǎn),主要是大朱這幾年已經(jīng)開始接手朝政了。很早之前就是這樣,很多的奏折都是大朱批了再送給老朱,所以也沒什么。
更何況大朱也知道了消息,知道了他的大兒子風塵仆仆的回到了應天府,知道了他的大兒子現(xiàn)在就在乾清宮,這也使得大朱在心疼的時候也比較欣慰。
很明顯就是朱雄英知道了朱梓的事情,所以立刻趕了回來。這絕對是一個孝順孩子,只是有些時候看起來也是太在意其他人了,有點忽略了照顧好自己。
老朱雖然沒有去上早朝,但是也醒了,只是比其他時日稍微晚點而已。他現(xiàn)在也沒有急著離開寢宮,沒有去上朝,也就在寢宮處理一些朝政。那個躺在龍榻打著呼嚕的大孫子,沒有影響老朱的辦事效率,心里更覺踏實。
辛辛苦苦大半輩子,老朱可不就是想要給子孫們留下更厚的家底么!
朱雄英大概睡到了巳時,其實也就是稍微的睡了個懶覺。睡醒后的朱雄英自然不需要擔心什么,洗漱一番就吃個早午餐好了,先墊吧墊吧肚子再說。
看著自家大孫端著個粥碗,一邊喝著粥一邊溜達,老朱樂了,“咱英兒這可不成!你可是咱的大孫兒,一點皇家儀度都沒有!就是那些大戶人家,哪有你這般的?!?br/>
“皇爺爺,這可不算什么。”朱雄英開著玩笑,說道,“孫兒心里清楚著呢,就是在皇爺爺跟前才這般。就算是父王跟前,孫兒也要稍微收斂一般,父王管著的!”
老朱也笑了起來,說道,“你父王倒是在意這些,他比咱的規(guī)矩還大。都是你皇祖母教的不好,咱就是淮西農(nóng)家子弟,哪有那么多的破規(guī)矩!”
老朱從來都不忌諱自己的出生,他就是鳳陽老農(nóng)民出身,他的父母餓死了,當過和尚、當過乞丐,老朱并不諱言這些。至于開國時,一些文臣想要給老朱找祖宗找到了朱熹,老朱那叫一個生氣,他可不喜歡亂找祖宗。
“說起來皇祖母,孫兒還是覺得皇祖母對孫兒、對父王的影響太大了?!敝煨塾砹伺d致,和老朱拉扯著家常,“皇祖母仁慈、寬厚,所以孫兒和父王都是一樣?!?br/>
老朱冷哼一聲,不屑說道,“你父王做的事,你真不知道?就是咱護著他、給他好名聲,他斷案子、懲處,可沒有心慈手軟。就是比咱,也不差些。”
老朱想起來了什么,還是說道,“說起你皇祖母,咱就生氣。咱說過很多次,你父王、你,是咱大明的皇儲,和尋?;首踊蕦O不一樣。你父王就教偏了些,他多少還是有些心軟。要是你再耽誤一些,咱真怕以后是個仁宗?!?br/>
很明顯,老朱并不希望他的子孫是仁宗,他想要一個雄才大略的接班人。大朱很多的時候表現(xiàn)都讓老朱滿意,只是偶爾在一些時候還是有些不太滿意。
朱雄英也忍不住笑了,說道,“其實孫兒覺得這樣還好,皇爺爺對文武百官太過嚴厲。倒是對百姓,孫兒覺得愛民如子的皇帝,還真的沒有比皇爺爺更好的?!?br/>
這也使得老朱驕傲起來,他確實對于百姓無比重視,這也是因為他出身貧寒,所以感同身受。對于百姓,老朱確實是足夠關心的,他也確實做了很多的事情維護百姓的利益。
朱雄英則繼續(xù)說道,“皇爺爺,文武百官的俸祿,也該提一提了?!?br/>
老朱治國嚴謹,對官員要求極其嚴苛,嚴防官場腐敗的發(fā)生,加上他個人生活節(jié)儉,因此這也影響了他對官員俸祿標準的設定。
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七十四石;正二品,六十一石……
這里的一石,大概是九十公斤。除了發(fā)放糧食外,還會按照級別發(fā)放對應數(shù)量的寶鈔。其實不算少,養(yǎng)活自己肯定沒有什么問題,不過大魚大肉什么的,也不現(xiàn)實。
老朱就不高興了,沒好氣說道,“咱給的俸祿可不少了,一家吃喝就夠了。咱又不要他們納稅,這些俸祿可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