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先到河內(nèi)郡征得三千郡兵,然后北上長平、上黨、臨汾等郡,用了月余時間,征得了一萬六千余兵力,這才準(zhǔn)備開始討伐河?xùn)|群盜。
就在這時,馬蹄聲急,一會后,一千軍容整肅的騎兵出現(xiàn)在了李淵軍營的外面。
李淵接到消息后,立即帶人走到了營寨外,疑惑的喊道:“你們是從屬朝廷哪里的,來我營寨外做什么?”
一個將領(lǐng)騎馬走前了幾步,“我們是雁門郡李郎將派來協(xié)助唐國公平叛的,這里有李郎將的親筆書信呈上。”
將領(lǐng)說著,便騎馬走了過去,一個英姿勃發(fā)的少年警惕的擋在了李淵身前,對那名將領(lǐng)虎視眈眈。
李淵擺了擺手,“世民,不必如此,他們確實是你哥哥派來的人馬?”
“父親為何這么確信?”李世民一臉疑惑的問。
李淵捋須笑道:“在這河?xùn)|道,除了你哥哥外,還有幾人有這么多的精銳騎兵?”
這一千騎兵確實是李隱派來的,那名將領(lǐng)便是他的心腹大將劉宏,李隱總共也就五千騎兵,現(xiàn)在一下子派了一千過來,確實是下血本了。
李淵從劉宏手中拿過李隱的書信后,展開來快速的看了一遍,點了欣慰的笑了幾下,然后邀請劉宏進(jìn)入營寨中坐下
李淵與劉宏交談了一會后,忽然覺得這劉宏似乎有些眼熟,略一思索后,便向他詢問道:“劉將軍,你可認(rèn)識以前的河州刺史劉升。”
劉宏立即站起身來,向某處拱手拜了一拜,“不瞞唐國公,那正是家父,我的真名也非劉宏,而是劉弘基,劉宏乃我犯事逃亡后的化名?!?br/> 李淵大喜道:“原來竟是故人之子,我與你父頗有交情,當(dāng)年來往甚密,所以覺得你與他十分相像,這才出言相問?!?br/> 劉弘基聽后,大為詫異,“沒想到我父親竟與唐國公相識,這點他倒是沒跟我說過?!?br/> 李淵擺手道:“我與你父平輩相交,你就叫我一聲伯父吧,再叫唐國公就見外了,哈哈,我聽你父親說你年少的時候,很是落括不羈,他不跟你說一些事情也很正常啊。”
劉弘基聽后,不由的老臉一紅。他年輕的時候整日不著家,好俠仗義,不事家產(chǎn),與他父親劉升可沒少斗過嘴,也就沒對父親劉升的私交做過多的了解。
劉弘基在一征高麗的時候,曾服兵役隨軍趕往遼東,但因連日下雨,道路難行,千辛萬苦走到汾陽的時候,離遼東還很遠(yuǎn),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按期到達(dá)了,到時按軍法是要殺頭的。
劉弘基于是想了個辦法,私自宰殺耕牛販賣,這是觸犯法律的,于是他便被關(guān)進(jìn)了牢房里,牢房的日子雖不好過,但畢竟不用再去遼東了,直到一年多以后,他才托人花錢將他贖了出來。
出獄后的的劉弘基神技沒著落,又不敢回家,所以過得十分困頓,最后只好盜馬為生,最后還盜到了去雁門赴任的李隱頭上……
李淵這一個月來征得的兵馬雖有一萬六千余人,但騎兵不過百,此時有了李隱派來的卡余騎兵,正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