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自從辭去左親侍的職務后,就屏絕了一切的應酬來往,專心讀書,但他看的都是史書,學習的都是兵法,并常指揮稚童排兵布陣,雖然隱居了,但只是蟄伏以待天時罷了。
某日,李密坐在牛背上,“隨意”而行,并在牛角上掛書,朗聲而讀,在讀《漢書》的時候,恰好被楊素遇到了。
這當然是李密精心準備的偶遇,這點心思,楊素自然是一眼識破了,但還是對李密勤勉讀書的行為大贊了一番,李密因此名氣大漲。
之后,楊素還把李密召到自己家中和他交談了一番,感到李密確實是非同一般,是有真才實學的,于是對楊玄感等兒子道:“李密有如此的見識氣度,你們都不如他!”
因此,楊玄感和李密結(jié)為深交。
李密雖出身名門,但父親早逝,家族人丁單薄,即使的遠系族人,也沒什么人在要職上,加上李密好施財,使得他家是既沒財又沒勢,真正的“名門中的寒門”。
楊玄感有時以此侮弄李密,李密義正言辭的對楊玄感道:“人應該說實話,怎么能當面阿庾奉承?要是在兩軍陣前交戰(zhàn),大怒喝喊,使敵人震驚懾服,我不如您;但要是指揮天下賢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怎么可以因為您地位較高就輕慢天下的士大夫呢!”
楊玄感聽后笑了,之后更加的佩服李密了。
楊玄感在打算反叛之前,就暗中派家奴到長安,召李密和他弟弟楊玄挺到黎陽來。
等到楊玄感終于起兵,并將諸多要事都準備好后,李密和楊玄挺正好趕到,楊玄感大為高興,立即任命李密作自己的謀主。
就在楊玄感認為萬事都已俱備之時,卻發(fā)生了一件讓他感到糟心的事情,他剛剛?cè)蚊膽阎荽淌诽频t,竟然逃回河內(nèi)郡去了。
楊玄感于是立即召集眾將,商議下一步的行動,眾人七嘴八舌的說著,唯有李密輕搖羽扇,臉帶微笑的坐在那一言不發(fā)。
楊玄感向李密請教道:“公常常以拯救百姓為己任,現(xiàn)在正是時候了!我們的策略將如何呢?”
當眾人的目光都看向李密時,李密站了起來,他額銳角方,眼瞳黑白明澈,儀態(tài)出眾,這時露出強大的自信:“愚有三計,惟公所擇?!?br/> 楊玄感道:“愿聞其詳!”
李密用羽扇指了指地圖,“今楊廣出征,遠在遼外,地去幽州,懸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間只一險道,理極艱危。今公率兵出其不意,長驅(qū)入薊,據(jù)守臨渝關(guān)等險要關(guān)隘,扼住這條路的咽喉,征伐高麗的隋軍歸路便被切斷。
高麗人要是知道了,必然追蹤于隋軍之后。楊廣大軍前有高麗,退無歸路,不過旬月,赍糧必盡。到時吾等舉麾一召,其眾自降,不戰(zhàn)而擒,此為上策也。”
李密說了自己的上策后,立即雙眼熱切的看著楊玄感。
楊玄感低頭沉思了一會,最后說了一句:“此計策太過瘋狂了,你再說其余兩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