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洛陽。
越王楊侗雖在名義上是現(xiàn)在洛陽城中權力最大,但他現(xiàn)在年僅九歲,基本算是個擺飾,真正做主的還是民部尚書樊子蓋。
樊子蓋,字華宗,廬江人氏,歷任樅陽刺史、辰州刺史、武威太守、涿郡留守等職務,以清廉謹慎著稱,頗得楊廣的信任。
“樊尚書,楊玄感已逼近洛陽,我們該如何是好?”越王楊侗這時有些慌亂的向樊子蓋問道。
前幾日剛得到河內主簿唐祎的消息,說楊玄感已反的時候,樊子蓋也是十分慌張的。
但現(xiàn)在已過去多日,所以他已能從容的處理事情了,“稟殿下,洛陽乃天下雄城,只要再繼續(xù)征調軍士防御,楊玄感定攻不下洛陽,救援的信也已發(fā)出去了,只要拖到救援之兵到來,勝利就是屬于我們的!”
“樊大人這策略也位面太過被動了,楊玄感號稱十萬,但實際不過兩三萬人罷了,而且還是分兵而行,只要與我五千人,我定能將其中的一支隊伍滅掉!”有人這時豪氣十足的說了一聲。
這人名叫達悉善意,是個鮮卑人,達悉氏自北周以來,出了好幾個名將,達悉武、達悉長儒等都是聲名赫赫的人物,不過現(xiàn)在,達悉氏別說名將了,領兵的武將也沒幾個了。
這個達悉善意也不是領兵的武將,他現(xiàn)在的官職是河南郡、河南縣的縣令。
河南縣縣令可不是什么小官,根據(jù)隋制,大興、長安、河南、洛陽四地的縣令,均為正五品,而且河南縣就在天子近左,只要出了政績,很容易就能得到賞識,升官的機會很大。
達悉善意雖然做著文管,卻一心以恢復達悉氏的武名為奮斗目標,只是一直都沒什么機會,現(xiàn)在他聽說楊玄感在小小的酸棗縣碰了釘子,又分兵而行,而且士兵大都是手執(zhí)單刀柳,沒有多少弓箭甲胄。便覺得這是一個使達悉氏武名重震天下的機會,于是就自告奮勇了。
樊子蓋對達悉善意的軍事才能深表懷疑,但在達悉善意的苦苦請纓下,還是勉強答應了,達悉善意意氣風發(fā)的領命而去。
河南贊治(贊治即為后來的郡丞,從四品)裴弘策這時心里琢磨道:“要是真讓達悉善意這家伙擊潰了楊玄感的其中一路軍隊,那他還不坐到我頭上來了?”
想到這后,裴弘策也主動請纓,要去迎擊楊玄感軍,并愿意立下軍令狀,樊子蓋心想,既然都同意達悉善意善意出戰(zhàn)了,就不好讓他成為孤軍,于是便也同意了裴宏策的請求。
達悉善意率領五千士兵,渡過洛水,在洛水岸邊的南漢王寺扎營,準備迎擊楊積善的三千人。
第二天,達悉善意得探馬來報,楊積善兵已將到來,達悉善意立即排兵布陣,嚴陣以待。
這時的達悉善意,可謂自信滿滿。因為他的人數(shù)占優(yōu),而且是以逸待勞,根本沒可能是失敗,“就讓我達悉氏的善戰(zhàn)之名,在今天再次傳遍天下吧!”
終于,楊積善兵到了,雙方剛已對峙,達悉善意正要傳達進攻的指令,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士兵竟紛紛向后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