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時,北京城門外,一道身影向北而去......
距離山海關(guān)以北五十里地,眼前出現(xiàn)一出延綿是數(shù)十里的軍營。
清軍的主力就駐扎在此處。
軍帳中,多爾袞手中拿著一支小旗,站在沙盤前,正在思考以后的計劃。
而這時外面?zhèn)鱽砹?,雜亂的聲音。
多爾袞心中疑惑,放下小旗,準(zhǔn)備出去看看。
還未等他出去,一個人就先他一步,在一群清軍將領(lǐng)的擁簇下,走進了軍帳。
多爾袞見到那人后,面色一滯,隨后急忙跪在地上,高呼皇上!
原來進來的人,便是皇太極!
皇太極笑著將多爾袞扶起來,隨后說道:“朕貿(mào)然前來,多爾袞可別怪朕啊?!?br/> “臣弟不敢。”
“不知皇上,忽然到前線來,有何事?”
皇太極道:“朕最近在盛京,聽聞你在山海關(guān)這邊,一直沒有進展,所以特意過來看看?!?br/> 多爾袞惶恐道:“皇上,請恕臣弟無能,未能替大清攻下山海關(guān)!”
皇太極笑了笑:“你不必緊張,朕這次來,不是來指責(zé)你的?!?br/> “那皇上是?”
“朕聽說現(xiàn)在守在關(guān)內(nèi)的大順軍,與那吳三桂有些沖突,可有這回事?”
多爾袞點點頭:“確實有這件事,那大順軍的將領(lǐng)劉宗敏,似乎是扣押了吳三桂的家人,想要逼迫吳三桂降服大順。
但吳三桂性子急躁,聽說劉宗敏抓了他的家人后,誓死不從,二人還在關(guān)內(nèi)打了幾場戰(zhàn)斗,不過都是吳三桂輸了。”
“哦,這倒是個好機會啊,既然劉宗敏不能降服吳三桂,那就派人去勸說吳三桂,讓他投誠我大清!”
多爾袞微笑著搖了搖頭:“皇上有所不知,那吳三桂脾性,不是一般的倔!
只怕是他寧可忍辱投降劉宗敏,也不愿意投降我們。
上一次,派祖大壽過去,勸降他,不是也無功而返嗎?
他還放言,我大清再敢派人來勸說他,不論是誰,他都殺了再說!”
皇太極眉頭微微皺起,隨后說道:“這可是一個大好的機會??!若是能勸降吳三桂,那我大清進關(guān)之后,則無人能抵擋我大清的鋒芒!”
一旁的多爾袞點點頭,“臣弟也是這么想的,不過那吳三桂,軟硬不吃!
臣弟,實在是沒有辦法能,讓他乖乖投降!”
皇太極低頭沉思著,眼中就偶有閃過一絲鋒芒!
半刻鐘后,他猛然抬頭說道:“你馬上讓祖大壽和洪承疇過來!”
多爾袞心中疑惑,不過還是照著皇太極的意思,讓人去把這兩人叫過來。
祖大壽和洪承疇進入軍帳后,見到皇太極也是急忙跪在地上,高呼皇上。
這是皇太極對二人說道:“你們兩準(zhǔn)備一下,明天去一趟山海關(guān),替朕勸降吳三桂!”
二人臉色變了變,尤其是那祖大壽,上回去勸降,他那外甥差點就要砍了他!
怎么這回還讓他去?。?!
“皇上,你有所不知啊,我那外甥脾氣腐朽的很,臣上次奉命去勸降他,要不是我是他舅舅,恐怕我就要死在山海關(guān)中了!”
皇太極眉頭一皺,不容置疑道:“朕要你們兩去山海關(guān),就給朕去,哪有那么多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