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和走后,四皇子立即讓人去黎家盯梢,探聽黎家的動靜;同時,四皇子也在琢磨沈文和的話。
沈文和說,他妹妹沈采苡懷疑這個刺客乃是黎家派出的,理由是沈采苡身上的誘蛇藥,是被黎媛媛蹭上去的;因此沈采苡猜測,黎媛媛應(yīng)該是知道嵐山上會有苗人鬧事,所以順水推船,也干脆弄了誘蛇藥來害她,做出她也被苗人害死的假象。
如果不是四皇子路過,黎媛媛就要得逞了。
可正因為沈采苡沒有死,黎家和苗人有牽連的事情,就暴露在了沈采苡的眼前,并讓沈文和轉(zhuǎn)告了四皇子。
四皇子對黎媛媛沒印象,但是他本能的信任沈采苡的判斷這女人雖然詭計多端,但確實是聰明,她的判斷應(yīng)該不會出錯。
說真的,四皇子想,要不是沈采苡,他也不會把黎家和那些苗人聯(lián)系到一起。
四皇子走到地牢里,詢問:“如何?可問出了什么?”
正在審訊的人急忙見禮回話,“殿下,這家伙雖然還咬著不肯招供,不過剛剛他聽到黎家的時候,確實是有反應(yīng)的……不過,他現(xiàn)在咬死不肯招供,實在是夠硬起?!?br/>
四皇子“嗯”了一聲,“繼續(xù)審問?!?br/>
沒多久,大理寺那邊也傳來消息,說是在弄死兩三個苗人刺客之后,其中一個貪生怕死的,招供了。
其人言,楊將軍雖然用武力震懾了西南苗人各部,但苗人并不打算歸順,依然負隅頑抗,傷了不少朝廷將士。
楊將軍惱怒揚言,若是苗人不肯歸順,他必定要大火燒山,一個不留的趕盡殺絕。
苗人早就恨透了楊將軍的酷厲手段,本是打算誓死抵抗的,然而又要顧忌族中老幼性命,留下時間讓族中老幼撤退,因此族長決定假意歸順大靖。
如此,楊將軍果然放下了屠刀。
苗人族長一面與楊將軍虛與委蛇,一邊組織族人撤退,而他們這些苗人勇士,則自告奮勇,誓要殺盡朝廷官員,替他們死去的族人報仇。
沒想到出師不利,竟然很快被發(fā)現(xiàn),導(dǎo)致只殺了三五人就全被抓了。
大理寺中人也不全是傻子。
這些苗人言語習俗與大靖百姓非常不同,又沒有路引,若是沒有人從中接應(yīng)安排,怎可能跨越千山萬水,來到京城。
但那個愿意招供的苗人地位不高,雖然證明確實是有中原人接應(yīng)他們,但到底是誰接應(yīng)的,他根本不清楚。
鑒于其他苗人死的死,不肯招供的不肯招供,大理寺問出來的東西也不多,只能派人到這些苗人之前住的地方查探消息,但等他們過去的時候,這些苗人在京城郊外的落腳點,已經(jīng)被一場大火燒得干凈了。
大理寺已經(jīng)派人沿著那個苗人提供的落腳點,一路去追尋,看能不能找到線索。
這便是大理寺暫時查到的所有。
四皇子眉心微蹙。
大理寺那些苗人,已經(jīng)確定確實是苗人。
既然他們真的是苗人,為何用的誘蛇藥,卻似是而非?
那么,那些苗人的口供,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又是不是在故意誤導(dǎo)些什么?
總之,苗人的口供,四皇子并不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