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對儒生們的大一統(tǒng),君權(quán)至上的理念很歡迎,但對腐儒們無限上綱上線的仁義道德就十分反感了,特別是在新華書局剛剛開業(yè)的當口。
????儒家子弟視書為至寶,是純潔的不受工商這類“下層階級”污染的東西,自然是極力反對新華書局這種新事物的出現(xiàn)。
????我呸,劉徹心中鄙視道:滿嘴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
????世家之所以稱之為世家,正是因為其“詩書傳家”,完全壟斷了學(xué)習文化的書籍、書冊,知識被壟斷了。說白了,腐儒的心中就是想保住自己的社會地位,就這一點上,講究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xué)對社會的發(fā)展有利得多。
????儒生在漢初根本不被統(tǒng)治階級被重視,景帝一朝,才稍稍提升儒生的待遇。沒成想,餅還沒做大,就急不可待的想打壓后進了?連開個賣書的地方都想以死明志?劉徹聽到朝堂之上,以轅固生為首的數(shù)名儒學(xué)博士,對長安城內(nèi)心開業(yè)的新華書局進行彈劾,并以死相脅的時候,感到很是憤怒。
????怪不得秦始皇要焚書坑儒!怪不得漢高祖要尿溺儒冠!怪不得史上竇太后要把轅固生丟到豬圈里讓他跟野豬搏斗!
????原本劉徹還打算著將實用主義融入到儒學(xué)中,建立新儒學(xué),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重新開始考慮,不如將入世的思想加入黃老之學(xué)中,創(chuàng)立新道學(xué)來的合適。后世很多人把中華文化狹隘的定義成儒家文化,這在劉徹看來是可笑的。中華文化最燦爛的時期,是春秋戰(zhàn)國的百家爭鳴,儒家文化不過是用強大的融合力吸收了諸子的思想,壯大自身。
????從這個角度上看,儒生們是邪惡的,就像后世公司中的某類人,看到別人未完成的創(chuàng)意,就說這不行那不對,然后剽竊到許多人的,融合到一起,變成自己的創(chuàng)意。(這點作者身有體會)從孔子師從老子就知道了,人家老子多支持儒家的發(fā)展,還到處跟人說孔子這小子不錯。孔子弟子三千后,就四處游說,說別人都不行,就我牛x。也怪不得孔子到死都不受人待見,眾位諸侯的眼睛是雪亮的。早看出來了,這tm就是個滿嘴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偽君子,真小人!
????黃老之術(shù)始于戰(zhàn)國盛于西漢,假托黃帝和老子的思想,實為道家和法家思想結(jié)合,并兼采陰陽、儒、墨等諸家觀點而成。劉徹覺得,漢初的強盛,除了物質(zhì)上的充裕,更關(guān)鍵的是思想上的開放。在西漢,中華民族第一次將目光投向了世界。絲綢之路的形成,強大海軍(不要懷疑,中國第一支海軍就在西漢)的建立,將大漢的思想傳播到了漢人足跡所能及之處。
????因此,劉徹決定不再需要轅固生,更不需要董仲舒。與其費盡心力去改變偽君子的思想,不如自己培養(yǎng)出一批新道學(xué)的人才,比儒家的思想開放寬容,比道家的思想積極進取,比法家的思想張弛有度。劉徹腦海中的書庫,讓他可以兼容并蓄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嘛,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問題,總是更加條理清晰的。
????總之,劉徹最后給景帝的建議就是,既然腐儒們以死相脅,大可不去理會,且看到底有幾個人真的會自盡。最后的結(jié)果不出劉徹所料,沒一個死的!儒生們?nèi)狈Φ木褪枪菤?,蔫了吧唧的,看看漢朝后的中原王朝,還有點血性沒有?就一個唐朝好點,還是因為皇帝姓李,崇道家,行黃老呢。
????雖然必須承認儒家王朝是粘皮糖,就像南宋在蒙古大軍下?lián)瘟宋迨?。新中國很多磚家更以中華民族打不死為榮,以儒家文化愛好和平為傲。
????可悲!可恨!為什么不能以打不死別人為恥?!從來沒有一個民族,當成沙袋,一直被人打不破還沾沾自喜的!都是一群腐儒,能不能學(xué)學(xué)西漢?就算實力不夠,好歹咱的心里有熱血,時刻積攢實力,想著揍他個x養(yǎng)的。
????看著這些儒生都不自盡,劉徹更是不屑了,直接印刷了一本匿名的《論語批注》。將后世所有對儒學(xué)的批判全部列入了這本新書,一時間朝野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