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困
又是一天。
霍小山站在一處樹林里,腳下放著了只烤熟的野雞還有一捆麻繩,那麻繩只比他娘宋子君搟的手搟面條略粗上一些。
那海東青低叫著撲打著翅膀便奔那野雞上撲,霍小山忙把它擋開。
他將細麻繩拴到了那海東青的腳脖子上,沖著遠處空地上的一棵那樹一指,“去!”
那海東青楞了楞,卻不理睬他的指揮,人畜相隔,雖是鳥中之王,卻并不理解霍小山的意圖,反而依舊向霍小山腳下的野雞撲來,霍小山忙又擋住那海東青。
他撓了撓頭,這已經(jīng)是第三次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了。
霍小山想了一會兒,將那拴海東青的繩系到旁邊的樹干上,拎起那只野雞,引著那海東青向那棵樹而去,走過了樹干有一米的地方,扯了那野雞的一只大腿放到了地上,復又轉(zhuǎn)身回來。
他松開了那系在樹干上的繩子,沖那遠處的雞腿一指,“去!”
這個那海東青倒是懂的,腳脖上拴著繩子便向那雞腿之處飛去,待撲到食物之后,幾口嘶咬就將那雞腿上的肉吃光了。
霍小山這時已經(jīng)向左側(cè)走出了幾米,卻正好讓那海東青與他隔樹相望,又將剩下的一只野雞腿沖那海東青一晃,那海東青饑火正旺,便又疾飛過來,卻正好將那拴在它腳脖處的麻繩繞到了樹干上!
霍小山大喜,將那野雞腿向空中一拋,未等雞腿落地,那海東青便已一口接住,復落在地上,嘶咬起來。
霍小山待海東青吃完,扯著麻繩繞過那棵樹收回。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經(jīng)歷,下面就好辦多了,霍小山將那野雞撕成幾部分,照著頭一回的經(jīng)驗,海東青都成功地將麻繩繞到了大樹上,而那被霍小山化整為零的野雞也終于全都進到了海東青的肚子里。
霍小山見那海東青已經(jīng)吃飽就收工了,所謂鷹飽不抓兔也是這個道理
第二天那海東青小有失誤,但最后也把繩子繞到了樹上。
第三天,霍小山依舊照此處置,那海東青已經(jīng)能圓滿地完成任務(wù)了。
第四天,霍小山不再往樹那頭放食物,那海東青出于習慣仍舊是飛向那樹,沒有找到食物,見到霍小山手里拎著一只兔腿在對面招喚,便又繞樹飛了回來。
如此這般地每天馴鷹不止,眼見海東青帶繩繞樹已經(jīng)成了本能一般,霍小山既是高興又有一點點擔心,就怕到時海東青若是把繩子卡天坑之上的某個地方,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自己可就唯有望天相嘆了。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那海東青雖然比不上人聰明,終不會任這樣一個繩子總拴在自己身上,若是返不回來,一定會用自己那能吞吃兔肉的鷹勾鐵嘴把繩子啄斷的,想到這里心下便已釋然。
霍小山終于決定明天實施自己初見這只海東青時腦袋瓜里想出來的辦法了,那就是讓這只天地任它遨游的大鳥替自己把繩子掛到天坑上面的大樹上,然后自己再順著繩子爬上去!
這天晚,那草房的窗戶處獸皮破例沒有放下來,霍小山雙手交叉放在腦后躺在床上,眼睛看著那窗外的星光產(chǎn)生的微亮。
他來這天坑已經(jīng)三年了,哪日不盼著重返山村再見爹娘,而明天或許就可以脫困而出,饒是他這幾年定力日深,心情還是激蕩不止。想起了他娘宋子君那美麗慈愛的笑容,在松明子下手把手把手教自己讀書寫字,想起了老爹宋遠教他習武,一拳打穿了院墻時的威武,想起了嘎豆子、二虎子、臘月這些玩伴……夜色已深,霍小山終于持誦著佛號,最后靜靜睡去。
第二天。
霍小山站在天坑陡壁之下幾十米的地方,在這里正好可以看到天坑絕壁上方長著的一棵松樹。
這里也正是當初他墜下谷地的地方?;粜∩姜q記得這里的天坑邊緣只有幾棵樹,并且樹與樹的間距也不小,可以盡量避免海東青把繩子掛在別的地方。
霍小此時的裝束和平素并無二致,只是背著一個包袱,里面裝著他那不多的東西:無極刀、飛翼弩、挖來的棒槌。
腳下放著兩捆麻繩,一捆是細的,比娘親宋子君搟的面條要略粗上一些,一捆是粗的,與大拇指一般,他已經(jīng)試驗過,這么粗的麻繩完全可以承受住他的體重。
身邊站著那小狍子,小狍子身上自然還站了那只海東青。
霍小山將那細麻繩系到了海東青的爪腕處,用手輕輕撫摸了一下那鷹烏黑順滑的羽毛,默默道:“鷹啊,我能不能出這天坑就看你的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