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逸銘又有新動作了。
????近在咫尺的材料應用研究所最先發(fā)現了中美電子研究所的新動向。材料所自己也搞了一個實驗性單晶硅車間,設備不多,就兩臺,完全的試驗性質。董老他們成天泡在制備車間,對制備環(huán)節(jié)精益求精,不斷對制備流程細化改良,努力將單晶硅制備技術徹底吃透,只是偶爾才到對面走一趟,就一些細節(jié)和郭逸銘展開討論。
????說是討論,其實主要是郭逸銘一個人的演說。
????沒辦法,董老不是第一天知道,郭逸銘在半導體材料上的精深造詣。但通過一次又一次接觸,他還是深深為對方的知識深度感到驚佩,這個年輕人簡直不像是二十出頭、剛從學校畢業(yè)的小伙子,對于半導體工業(yè)的發(fā)展看得之深遠,連從事了一輩子研究的董老都自愧不如。每次和他談話,都能夠有新啟發(fā)、新思路。所以雖然單晶硅制備技術已經全都學會,他還是常常跑到對面,找到郭逸銘閑聊。
????也就是在一次上門拜訪時,他知道了郭逸銘的新計劃。
????材料所半導體分院也有磁性材料研究室,匯聚了國內頂尖的磁性材料專家,從事著磁性材料的研究及轉化工作。下屬還有一家磁帶廠,為國內國防、科研單位提供優(yōu)質數據記錄磁帶及磁帶機,也能少量制造軟盤驅動器。
????他在剛開始聽說中美電子研究所新研究計劃的時候,對于研究所放棄尖端項目不做深入研究,反而對經營為目的的研究如此熱衷很有些不以為然。
????郭逸銘也只是笑笑,沒有多說。
????可很快,董美堂就知道他錯了。從中美電子研究所新建的電鍍車間、氧化鐵生產線,他驚覺到郭逸銘他們搞的是一種新型加工工藝。
????陳中還通過他,從磁帶廠請了一名工程師,協助參與驅動器主控芯片的燒制編程。
????郭逸銘給他們下達的研發(fā)要求,詳盡到每一個細節(jié)。他規(guī)定了新型軟盤的尺寸為3.5英寸,采用雙面讀寫窗口,外包裝要使用硬塑料外殼,要求具有防誤寫裝置,并畫了一個防誤寫裝置的簡圖,結構很簡單,效果卻極好,構思之巧妙,讓陳中等人都為之嘆服。
????對驅動器的長、寬、高,他也有嚴格規(guī)定,為了將飼服電機、讀寫機構、控制系統(tǒng)整合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研發(fā)小組愁白了頭發(fā)。電路設計是一門精神的學問,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要最有效率的布線、要排除元件干擾、要考慮部件可靠性、要滿足散熱通風,各種細節(jié)都要考慮到,才能使設備設計達到預期指標。
????最后還是郭逸銘看不過去,動手畫了一份草圖,才由研發(fā)小組迅速完成定型,制造出一臺樣機。
????3.5英寸軟盤和驅動器只是郭逸銘打開美國計算機市場的一塊敲門磚,時間趕得很緊。這些研究員從事了一輩子科研工作,也無需像年輕人一樣慢慢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所以很多研究細節(jié),他都和盤推出,并沒有花研發(fā)小組多大精力。無非就是選擇合適元器件、整合、制造而已,根本就難不倒陳中他們。
????研發(fā)的主要難度,集中在元器件小型化和主控芯片的制備。
????國產電子元器件,一向品質不高,傻大黑粗就是國產元器件的外觀特性,這也造成國產的各種電器設備,普遍粗笨沉重。這些元件用在不太追求體積的大中型電器上還沒什么問題,但對于極端死摳每一寸空間的3.5英寸軟驅來說,就實在是難為陳中他們了。
????對于這一點,郭逸銘也是無能為力,只好從國外進口了一批元器件,用于樣機研發(fā)。
????迫于無奈,他還是對驅動器外觀尺寸放寬了要求。否則將一堆元器件硬塞到這個小盒子里,無法留出足夠的散熱空間,驅動器壽命和可靠性也會大大受到影響。
????解決的方法就是盡量多地將功能電路,制作成集成電路。但這樣一來,制造成本也將隨之高企,超出初期預算。
????驅動器緊趕慢趕,在五一節(jié)前總算拿了出來,軟盤卻又遲了一個多月才制造出來。
????軟盤的質量很好。
????采用了優(yōu)質磁粉,使用電鍍沉淀技術,軟盤的磁記錄密度達到了1.6m以上。不過因為按照郭逸銘要求,采用了分區(qū)、分磁道、扇區(qū)等規(guī)劃,軟盤的記錄容量被確定為上下兩面各80個磁道,18個扇區(qū),每扇區(qū)512字節(jié),總容量為1.44m,是日本方面制造的3.5英寸盤容量的兩倍!
????陳中等人還是有些遺憾。
????實際上,這次研發(fā)由于趕時間,很多工藝流程都沒做到最好。
????如果多深化一些加工工藝,一切都按最佳工藝流程制造,軟盤的容量還能更高,突破2m應該是輕而易舉。就算抵近ibm推出的5.25英寸盤4m容量也有很大可能。
????在這個個人計算機剛剛露出萌芽的時代,各個公司都在研發(fā)自己的計算機產品,根本說不上統(tǒng)一。為了適應當前國際上種類繁多的計算機產品,軟盤驅動器采用總線數據接口,并根據通行的幾種數據接口電路,研制了相應的轉接口,以用于不同的計算機。
????“這就可以了!企業(yè)研發(fā)應對的是市場需求。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最好’這種認知。再好的產品,幾年過去,也就成了淘汰品。只要能趕在市場飽和之前,及時將基本符合用戶要求的電子產品推上市,贏得認可,就可以說是一次成功地開發(fā)。
????我們這次快速研發(fā),也是一次預演,讓大家熟悉如何在市場做出反應之前,迅速推出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市場這東西,領先一步就能步步領先。能搶在其他公司之前大撈一把,賺得盆滿缽滿,比精雕細刻,努力推出最好的產品更加重要!”
????郭逸銘對這次研發(fā)還是比較滿意的。
????陳中等人的技術能力,在國內也是一流水平,很多細節(jié)無需他指點到位,只需要提個頭,他們就醒悟該如何去實現。
????雖然他們這樣的研發(fā)能力,要想獨立做到國際領先屬于是強人所難,但要在他的規(guī)劃藍圖下,按部就班將產品設計意圖實現,那還是綽綽有余!
????郭逸銘要的是一群能夠實現他意圖的高級技工,嚴格說來,陳中他們都有些浪費了。
????樣品出來,實際使用的效果也非常令人滿意。
????數據的讀、寫、保存效果,表現都很優(yōu)良,速度也還差強人意。軟盤驅動器電機轉速不高,只需要300轉就能滿足需要,國內電機也能輕松做到,就是個頭稍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