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之前從田生光身上爆出來的中級步兵營地的建設也要開始建設提上了正式的議程。
陸天立刻去倉庫里面查看了一下建造中級步兵營地所需要的材料,發(fā)現(xiàn)只有7單位稀有級別的木材,又從市場上采購了整整三單位的稀有級別的花梨木。
好在目前雖然稀有級別的木材不多,但是需求也不是很多,并非供不應求。
畢竟現(xiàn)在大部分的玩家都用不到稀有木材,這稀有木材只能說是有價無市。
陸天只花費了幾百銅就采購了三單位的稀有木材,湊齊建造中級步兵營地所需要的物品。
湊夠了所有的材料,陸天直接將初級民兵營地升級為了中級步兵營地。
同時花費了兩個三階步兵晉升憑著和相應的資源讓天雨村唯一的兩名已經(jīng)升級到了30級的熟練步兵,轉職成為了三階的步兵,而他們的屬性也就又提升了許多。
中級步兵營地最多將步兵升級為四階的步兵伍長,如果想要再度升級到5階以上的士兵,那么就需要高級的士兵營地了。
將兩個士兵轉職為了三階步兵之后,之后陸天自己也在軍營處使用武將轉職令牌將自己轉職成為了武將,將領轉職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1,原住民需要資質(zhì)在稀有以上,武力值達到一定的數(shù)值,而異人玩家就都可以轉職了。
2,擁有武將轉職令牌。
轉職的位置則在在縣級以上的軍營或者玩家自己的領地地內(nèi)的軍營轉職,當然玩家自己的領地內(nèi)轉職武將是有限制的,一級的村莊只有一個名額,之后村莊每升級一次獲得5個名額,而在縣級以上的軍營是沒有名額限制的,但是需要額外消耗大量的功勛值。
轉職為武將之后,主要有以下兩個好處:
1.統(tǒng)率能力可以完全發(fā)揮出作用了,在轉職為將領之前,你的統(tǒng)率值所統(tǒng)帥的人數(shù)和對麾下士兵士氣的提升效果只有原來的50%。
2.只有武將才可以學習一些高階的內(nèi)功,轉職為武將之后就可以獲得學習高階內(nèi)功的資格,當然了,也要先得到功法才行。
在這片世界之中,修煉一途分為兩大途徑,一為煉體,二為煉魂,大致又是分別對應了武力和智力這兩大屬性。
這煉體和煉魂是修煉之路上的兩條根本大道,終歸到底是要汲取天地之間的靈氣,強化自身的能力。
天下的鄉(xiāng)野游俠和大漢軍中的猛將,大部分走的是第一種,這個流派被稱為煉體流。
傳說將肉身修煉到巔峰,擁有開山裂石,只手破天的恐怖力量,肉身修煉有成,加入軍中就是一騎當千的無敵猛將,擁有無與倫比的戰(zhàn)斗力。
而大部分的謀士和儒家士子則是走的第二條路,也就是修煉魂魄的道路。
修魂一脈主要是淬煉神魂,讓靈魂發(fā)生蛻變,修煉到高深境界可以呼風喚雨,驅雷掣電,擁有不可思議的威能。
在游戲中,頂級的歷史武將基本都是這兩條修煉之路之中的高手。
只是游戲中的功法極為難以獲得,大部分被大漢龍廷的皇室和天下的世家大族所壟斷,想要獲得極為困難。
陸天估計,他至少也要在黃巾起義劇情之后才有機會可以獲得一門修煉的功法。
3.轉職為武將之后,戰(zhàn)斗屬性和武學類技能的效果都會有所提升。
在轉職為了武將之后,陸天原來的生活類職業(yè)漁夫也消失了,轉變成為了戰(zhàn)斗類的職業(yè)武將。
陸天也是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打算去臨羌縣的縣衙去領取討伐雞鳴山的獎勵了,畢竟夜長夢多,而且也時候去縣衙解決一下其他的事情了,
比如說看看縣衙里面是否有什么類似于剿匪的任務可以接受,還有可以在縣衙提升一下自己的爵位了,不同的爵位有不同的特權。
例如兩級以上的爵位就可以買地耕作,或者畜養(yǎng)奴隸,畢竟東漢還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奴隸制度依舊存在。
當然這次去臨羌縣陸天并不會走陸地,而還是會選擇從船塢走水路。
第一,走陸路極其容易遇到敵人,如果是野怪那還好解決,如果一旦運氣不好,在路途上遇到了流寇,乃至于搶劫的羌人、氐人的大部隊,那就是死無藏省之地,這也是涼州玩家并不多的一個原因。
最近的論壇上已經(jīng)有無數(shù)涼州的玩家去論壇訴苦了,哭訴自己好不容易攢出來一些銅錢和裝備。
結果稍微走的離郡城或者縣城遠一點,要么被各種流寇搶劫,要是遇到羌人和氐人的襲擊的話,那就是更是死無葬身之地。白白的損失大量的經(jīng)驗和銅幣。
不過大多數(shù)玩家都是在下面嘲弄這些涼州的玩家,還嘲笑他們沒本事就不應該選涼州。
而涼州玩家紛紛回擊,諷刺其他州的玩家遇到羌人和氐人恐怕要尿褲子了。
破羌縣縣城,以及周圍的安夷縣,臨羌縣,乃是于陸天的天雨村,其實都是坐落于湟水河的邊上。
而他們所處的這片地方,就是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大大有名的湟水谷地,湟水是黃河的一條支流,由于湟水谷地地勢在涼州低平,所以它成為了涼州最為重要的糧食生產(chǎn)地方。
而真正讓湟水谷地這一帶名震三國的原因卻是因為這里出產(chǎn)著一批在三國中赫赫有名的一支雄軍——湟中義從。
這可是在整個東漢時代都享有著赫赫威名的一支雄軍。
湟中義從的起源要從月支人說起,可以說正是小月氏人的加入為湟中的羌人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從而崛起。
月氏人本來游牧于河西走廊,后來被匈奴擊敗,大部西遷,殘余的部族躲入了祁連山,這一支被稱為小月氏(以區(qū)別西遷后的大月氏)。
他們與羌族混居,接著匈奴被漢朝擊敗,小月氏見狀歸附漢朝,被安置到了湟中、令居、張掖三地,漢朝又挑選了羌人和月氏人中的精銳,組成了一支特殊兵種湟中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