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
老祖再次來到蝕日寺諸佛之地。
諸佛之地其實(shí)就相當(dāng)于天羅圣地的后山。
不過道和佛不同。
道法自然,對起名字并不在意。
但是修佛者要面對的蕓蕓眾生。
名字越響亮越能眾生的矚目,這對他們傳佛法有益。
不過到了老和尚這個境界,對這些看的很淡。
他更偏向于佛渡有緣人。
“你應(yīng)該已經(jīng)察覺到了吧。”
老祖坐在老和尚,眼中含笑。
“大道之言。紫氣三千里,的確驚人?!?br/>
老和尚平靜的眼中多了一絲艷羨。
佛法和道法雖然不同,但是卻又有相同的地方。
都需要悟。
道家有云:一日不悟,空修萬載。
佛語有云:一朝頓悟,立地成佛。
悟很重要。
但是也需要點(diǎn)撥。
如果連悟的方向也沒有,那又何談--悟。
現(xiàn)在整個修仙界就處于這樣的狀況。
關(guān)于化神期以后的典籍功法都在十萬年前的那場打戰(zhàn)消失了。
他們只能靠著一些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知言片語來參悟。
這樣也就難免出現(xiàn)偏差,甚至走火入魔的情況。
而且佛法比起道法來更容易出現(xiàn)偏差,也更容易走向極端。
就像現(xiàn)在的大禪魔寺從前也是佛門。
只因領(lǐng)悟佛法出現(xiàn)了偏差才墮入魔道。
不過這也只是他們的看法。
顯然大禪魔寺認(rèn)為自己沒錯,是他們錯了。
“一部佛法換金蓮法座?!?br/>
老祖輕輕的敲著茶杯,微笑的看向老和尚:“我好像賠了?!?br/>
“賠?”
老和尚輕輕敲了一下木魚,心靜了下來:“你此次而來,只為討價還價?”
“交易自然要討價還價?!?br/>
老祖莞爾一笑:“你說對嗎?”
老和尚又敲了一聲木魚:“你還想要何物?”
“五根竹子?!?br/>
“金剛竹?”
“當(dāng)然?!?br/>
“可以?!?br/>
對方答應(yīng)的很痛快。
不過此刻老祖有些猶豫了。
他倒不是猶豫該不該要。
而是猶豫要什么。
佛門與道門不同。
蝕日寺有很多東西對修道沒什么幫助,反而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就像蝕日寺中的兩尊上古佛像是佛門寶物。
他要是想要。
沒準(zhǔn)老和尚會親自幫他把佛像送入天羅圣地。
可是這東西除了能導(dǎo)人向善,皈依佛門,一點(diǎn)作用也沒有。
要是帶回去只會影響門中弟子,沒準(zhǔn)還會多出幾個和尚來。
“沒有了嗎?”
老和尚微笑的看著他。
佛家之物大多與修佛有關(guān)。
要是對方想要,他一點(diǎn)也不會吝嗇。
“算我倒霉,碰到蝕日寺這樣的窮鬼?!?br/>
老祖泄氣了。
其實(shí)蝕日寺中有很多寶物。
不過到了他這個境界大多都看不上,而且也不想在老和尚面前丟人。
“老僧能否問一句?”
“問吧。”
“上古大能可是居于天羅圣地?”
“沒有?!?br/>
“那為何老施主回去一日便能找到上古大能再次傳道?”
“原因很簡單?!?br/>
“什么原因?”
“心誠則靈。蕓蕓眾生在佛前叩拜,不也是如此嗎?”
老祖故意提到佛,就是為了堵住了老和尚的嘴。
“心誠自然能靈,可是老施主也未免靈的也太快了一些吧?!?br/>
老和尚笑瞇瞇的看著他。
“快不才證明我心誠嗎?難道你認(rèn)為我說的是假話?”
“真話假話,老僧并不在意?!?br/>
老和尚自然知道對方說的是假話,不過這涉及到天羅圣地的隱秘,他也不好再問。
于是說道:“前輩是否答應(yīng)十年后傳佛法?”
“是,也不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