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婆婆說這話聲音不大,但附近眾人卻是聽到了,不免投來情緒復雜的眼神。
他們聽她評論得多了,心中忍不住想:“這人年紀一把,口氣很大,不知身手如何?”
李羽坤是親眼目睹孫秀才片刻間打敗聽風的,此時正在想:“這聽風道人的劍法似是退步了,那日聽風觀三戰(zhàn),他使得可比今日快多了,也犀利多了,還好今日碰到的不是孫秀才,否則只怕輸得更快更慘?!?br/>
他哪里想得到,倒不是聽風的劍法變差了,而是他自己的劍術修為變高了,對劍道的理解也更深了。
有人忍不住問孫婆婆:“依前輩所見,這無形道人的劍法如何?”
孫婆婆瞪了他一眼,卻不回答。
那人討了個沒趣,自言自語道:“果然劍如其名,劍法變化多端,不著痕跡!”
臺上兩人不知不覺已經交手了五十多招,此時聽風心中懊悔不已。
他在臺下看到無形連贏三陣,似乎也并非因為劍法高到什么程度,而是與他交手的那三人武功不強的緣故,自忖自己若是出手,在劍法上當能立于不敗之地。
誰知這一交上手,聽風發(fā)覺無形道人的劍法看似平平無奇,實際劍招無跡可尋,劍勢飄忽不定,往往一劍刺出,四分攻勢、四分守勢,還有兩分令人捉摸不透的變化。當真是攻守兼?zhèn)?、奇妙無窮。
聽風心道:“罷了罷了,今日我若再敗,武林可再無我立足之地!”劍勢一變,橫砍斜劈,竟是蠻橫拼命的打法,臉上也是戾氣大盛。
孫婆婆道:“想不到他還有這么一手,豈知這樣子的打法對高手來說毫無用處,倒是自己有失風度?!?br/>
李羽坤將眼光重新投到擂臺上,看了一會便已明白聽風用意。
聽風手中所執(zhí)乃是一把寶劍,而無形的長劍一看就知道是尋常兵器。聽風是想借助寶劍的鋒利,砍斷對手的長劍。
再看無形道人,依然臉露微笑,在劍光之間閃轉騰挪。
忽然叮一聲,無形手中長劍斷為兩截,半截斷劍墜落直插入擂臺。
無形索性拋去另半截長劍,空手應戰(zhàn),在聽風狂風暴雨般的攻勢之中,依然游刃有余。
臺下有人也已看穿了聽風的打法,不免頗有微詞。
先前談論的那幾人中一人道:“可惜,這無形道長劍法明顯高出一籌,但是手中長劍斷了,如今赤手空拳,只怕是抵擋不住聽風觀主的利刃了?!?br/>
“聽風道長的打法忒也不講道理了,無形道長輸得可惜?!?br/>
“比武奪帥比得是武功高低,又不是比講道理!要講道理不如去公堂上講好了?!?br/>
“公堂上就一定可以講道理嗎?”
“誰說無形一定會輸!”卻是孫婆婆說話。
那幾人來了興致,一人故意問道:“他手中已沒有兵器,聽風道長的攻勢又如此之盛,寶劍又如此之利,如何能保不敗?!?br/>
孫婆婆并不理會,轉頭問李羽坤道:“李爺覺得如何?”
李羽坤思索片刻后說道:“聽風道長這劍招看似兇猛,實則必大耗內力,無形道長若是以身法躲避,倒可保不敗,待到聽風道長內力不濟,或許有取勝之機?!?br/>
孫婆婆笑道:“我料無形必有殺招,否則豈會如此氣定神閑、胸有成竹?!?br/>
那兩人聽了,急忙專心致志觀看臺上比試。
聽風接連攻出一十三招,無形都只能躲閃,無暇反擊。聽風揮舞寶劍所形成的劍光已將無形整個人都裹住,那劍光又似在慢慢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