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小驚訝萬分。
出生于繪畫世家的她,不說對歷史上名作了如指掌,但也知略知一二
即便不知道每幅作品的前世今生,但她對各個時代畫作的技法,風格、流派也能娓娓道來。
然而,圖片上這些繪畫作品,莫說知道來歷,風格、流派,蘇小小都前所未聞,見所未見。
難道藝術圈子里新出現(xiàn)一個妖人?
蘇小小忙看微博的發(fā)布人:莫曉晨。
蘇小小認識這人,他是搞音樂的。
蘇小小關注他,主要是莫曉晨經常用各種冷門樂器,彈奏當代的流行樂曲。
樂器有古舊之分。
莫曉晨在用古老的樂器彈奏當代曲子時,會格外的別扭。
每每這時候,蘇小小就想起了自己的畫作:從死亡到死亡的轉變,一如他曲子的別扭。
這也算是一種惺惺相惜吧。
莫曉晨顯然不是這些畫作的主人。
他配圖上的文字是:你們猜,這些作品出自何處?
“難道是找冷門樂器時,他從什么地方挖過來的?”蘇小心想著,點開微博評論。
評論下面,莫曉晨的粉絲零零落落的在回應。
“我靠,莫大,從哪個犄角旮旯找出這么大的一個樂器?”
“這是什么博物館吧?!?br/> “莫大去西區(qū)了?羨慕有錢人,說走就走,直奔遠方?!?br/> “話說,誰知道這什么樂器?”
“不知道,這玩意怎么彈啊?!?br/> 莫曉晨的粉絲,多是喜歡音樂的人,他們關注的重點都在樂器上。
當然,也有識貨的粉絲。
“這些藝術品值老鼻子錢了,莫大,搶了快跑!”
“嗯,我知道,這幅畫銅版畫是獵人與死神,這尊雕塑是女神之殤,頭頂天花板是…算了,我編不下去了。莫大,你在哪兒看到的這些寶貝。我怎么聽都沒聽過?!?br/> 蘇小小在下面留言:“同問,這些作品不應該默默無聞啊?!?br/> 后續(xù)也有一些人留言,或驚艷于這些藝術品的價值,或驚訝于它們默默無聞,現(xiàn)在橫空出世。
莫曉晨不知道在忙什么,一直沒回復。
蘇小小有些著急。
她非常喜歡那副銅版畫。
在銅版畫上,有一位騎士半跪在尸體堆中,周圍是一群食尸鬼在啃噬他的身體。
旁邊有一位死神,有一張猙獰可怖的獸臉,他手擎沙漏計時器,笑看騎士。
但騎士視若無人,堅定的望著前方,目光剛毅,緩緩地舉起手中騎士劍。
在他目光所在的方向,白云之中,隱約可見一莊嚴的女神身影。
這也是一副死亡主題的畫作。
但不同于母親對死亡的畏懼,也不同于她的偶像愛德華畫筆下對“失去”生命的哀悼和不安。
在這幅畫作中,散發(fā)著一種對死亡堅定的意志,十分具有感染力。
見莫曉晨遲遲不回復,蘇小小直接轉發(fā)了莫曉晨的微博,在線求問。
關注蘇小小的,大都是繪畫愛好者,也有一些圈內小有名氣的人。
但這些人,在驚訝于圖中藝術品價值之高時,也是一無所知。
倒是在莫曉晨微博下,出現(xiàn)一個回復。
“這些藝術品我不知道哪兒的。但中間這建筑,這不是神廟圣所嗎?”
下面的人詢問他:“圣所?是西區(qū)的大教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