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后,太史令在《大漢帝國史?元公世家》中,以極為推崇的筆調記載了發(fā)生在這年夏天的北城事件。雖然說史官的職責是不隱惡,不揚善,力求客觀公允的紀錄真實,但對于這件事,那位以鐵筆直書而著稱于世的司馬史官,字里行間卻飽含了由衷的崇敬。
????“……元公慷慨率意,感天子知遇之恩,遂許之以驅馳。時勛貴橫行,把持朝野,天子宏圖,縷縷受挫。而更許其門下眾子弟縱橫街市,跋扈長安。適有平民之陸家遭其荼毒者,父死姐亡,唯余幼弟。元公聞之大怒,孤身奮起,慷慨陳詞于長安鬧市,當眾灌輸生死本意,鼓舞平等權利,民眾皆感佩。追隨元公討賊者近萬人。遂直趨北城,玄武振威!剪除為惡者爪牙,民眾怒焚信成候府,余者皆惴惴。其后,天子明詔其黨羽罪惡于中外,天下無不切齒。后被抄滅誅族者,凡十余家,罷黜徙邊者無算,朝堂為之半空。不久后,天子有詔,嚴禁天下私用刑罰,殺人抵罪。更有士農工商皆為一體,不得隨意欺辱剝奪之語,此皆元公之力也……!”
????身后之名,創(chuàng)建之功,對于現(xiàn)在的元召來說,他還并沒有想到那么多。之所以沖冠一怒,只是為了那朵匆匆凋零在紅塵中的花朵。
????對于這世間的善與美,元召一向都是抱著最大的尊重來對待。所以上一次,他可以為了那個忠貞不屈的使節(jié)孫連,陣斬匈奴左賢王來為他報仇。這一次,他同樣可以為了只見過一面的那個女子,滅掉這個首惡的酈家,但這還不夠,那筆帳,還遠遠沒有算完。
????看著眼前熊熊的火光,耳邊隱隱傳來凄厲的哀嚎,然后又逐漸的減弱、消失。元召的臉上什么表情也沒有,他的心中也沒有感到一點兒不忍。
????隱藏在樓臺下密道里的人,一個都沒有逃出來。等到地面的火熄滅的時候,應該都被烤得熟透了吧?
????元召拍了拍陸浚的肩膀,轉身向外面走去,那孩子緊緊的跟著他,眼神堅定,寸步不離。酈家已經完了,湮滅在民眾的怒潮中,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而剩下的那些,可以交給皇帝處理了,明正典刑,昭告天下,使所有權門豪族都從此對生命存有畏懼之心,這才是他最想達到的目的。
????各家的府門都緊閉著,聽到街上的怒潮,看到信成侯府的沖天火光,沒有人還能保持平日的那份自大,那幾個惹起這場大禍的紈绔,早已經被各自的家主打罵幾百次了,可是,現(xiàn)在就算殺了他們也無濟于事。
????家中豢養(yǎng)的爪牙大多已被殺死在了府門外,想再派出幾個勇敢的出去求援時,卻無一例外的被射殺了。那些身穿黑袍的精銳騎兵,一個個如同收割生命的死神,來回巡視,嚴密的封鎖著整條玄武大街,大聲喝令著府中人不許亂動,原地等待,否則,格殺勿論!而更令他們絕望的是,宮中的大隊羽林軍竟然也開過來了。但不是來救他們的,而是來協(xié)助警戒的,把各個府邸包圍的嚴嚴實實,不要說人想逃出去了,就連一只鳥都飛不出去。
????長安府衙的人這時也動起來了,開始維持秩序,勸說協(xié)調民眾,不讓騷亂再蔓延。那位主薄大人在大聲的吆喝著,說什么首惡既誅,大快人心。小侯爺已經入宮參加朝會去了,必定會請得圣旨,余下得這些作惡者也一定都跑不掉。所以大家要遵守秩序,免得造成意外,那樣就辜負了小侯爺?shù)囊环酪饬恕?br/>
????這樣的說法,有許多人在人群中進行著同樣的宣傳。果然,在有組織的引導下,民眾們開始平靜下來,興奮激動的談論著不久前剛剛發(fā)生的一切,推測著接下來皇帝會怎么辦。
????皇帝會怎么辦呢?這個問題,元召連去考慮都不用考慮。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自己已經把煉好的寶刀遞到了他的手心里,他會不順勢而動,大殺特殺,把所有看不順眼的旁枝斜干都砍的干干凈凈?如果他不這樣做,那他就不配后世給他的那個稱號了!
????元召猜想得一點兒都沒有錯,當他來到未央宮外,伏闕請旨,要求進殿面君,有重大事情啟奏的時候。并沒有等太長時間,馬上就有殿中內侍出來把他引領了進去。
????長安城內發(fā)生的一切,朝堂上的人還并不知道詳細,但心中都已經有了許多猜測。此時,看到那少年從殿外走進來,目光一起匯聚過去。
????名叫元召的少年身上沒有沾染一絲污垢,素袍黑發(fā),干干凈凈。他就那樣一步一步從大殿門口走過來,走過每一個人的身邊,來到大殿中央,九龍臺階之下,伏闕頓首,拜見天子。
????皇帝看著他,心中感慨萬分,眼神出奇的發(fā)亮。此前他從西鳳衛(wèi)暗探不斷送回來的消息中,對玄武大街上發(fā)生的事已經了解得一清二楚。知道大事已成,所以才密令李敢,把早就準備好的羽林軍派過去,做好了清算的準備。
????“陛下,臣元召一時激憤之下,在長安城內做出了有違法度之事,因此,特來請罪?!?br/>
????元召施禮完畢,直起身來,不卑不亢,面色平靜。
????大殿之內很安靜,有些人心中開始打鼓,有著強烈的不安。因為他們看到皇帝聽完這句話后,不但沒有怒色,臉上反而顯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元卿,你這么小的年紀,又能做出什么違法之事呢?不妨說來聽聽。”
????元召向上拱了拱手,眼睛略微朝四周瞟了一下,見離他站得最近的,正是丞相田玢和御史大夫公孫弘,兩個人正目不轉睛的盯著他,想從他臉上看出些什么東西來似得。
????“陛下容稟,今天一早,臣聽聞了一樁發(fā)生在長安的人間慘事。所以一時憤怒,就想去與之有關的信成候府上替人討個公道。臣本來只是想去嚴懲一下兇手而已。沒想到,我大漢子民在陛下仁德的長期熏陶下,竟然人人具有俠義之心。聽聞這樣的慘事后,與臣有同樣心情者大有人在?!?br/>
????說到這兒,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皇帝果然心有默契的立刻接下了話頭。
????“呵呵,不錯!我大漢開國七十余年來,一向以仁孝治天下,所謂潛移默化,朕的子民自然心中都有一份向善惻隱之心。”
????“陛下所言,正是此理!所以群情激奮之下,臣就與所有人一起去了。沒想到,剛剛進入玄武大街,竟然遭到了五六百持刀狂徒的瘋狂阻殺,那些人家里不僅私儲甲兵,甚至連強弓硬箭這樣的違禁武器都有?。 ?br/>
????“什么!此話當真?他們真的動用了甲兵,弓箭!”皇帝臉色一變,語氣開始鄭重起來。
????群臣也不禁心中一凜,難道信成候府和眾家勛貴動用私兵對手無寸鐵的民眾展開了屠殺?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然而接下來聽到的消息,卻出乎了他們所有人的意料。
????“是的,這五六百狂徒都是在他們府中豢養(yǎng)的私兵,長安民眾當場就被射傷了十余人,后來幸虧有許多義士奮起抵抗,把這些為虎作倀的爪牙都殺死了,才避免了陛下子民更大的傷亡?!?br/>
????“好,殺得好!豈有此理,身為臣子,竟敢私儲甲兵,該當何罪!廷尉,朕問你,大漢律例對這一條是怎么規(guī)定的?。俊?br/>
????他們君臣一問一答之間,下面的文武百官要是有誰還沒有聽出皇帝的態(tài)度,那他就是個傻子了!廷尉張湯聽到皇帝點到他的頭上,雖然心中一萬個不愿意替元召背這個書,但也只能走出班來,干巴巴的說道:“回陛下,高祖皇帝所制定的律例明確規(guī)定,無論臣民人等,有私儲甲兵者,以謀反罪論處,誅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