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了半天車,兩人去找一家華人餐館去吃飯,順帶著把手里那兩瓶不知是加飯酒還是花雕的紹興黃酒給“消滅”掉。
原本邵博對倫敦并不太熟悉,而為了迎合外國人的口味,大多數(shù)的中式餐廳都將食物做的非常甜。完全嘗不出來祖國味道的中餐,還不如吃自己回家做的飯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中餐館,邵博也就不怎么吃中餐了。
不過由于有史蒂文這個“中國通”在,因為史蒂文小時候在中國生活過幾年,所以他也吃不慣普通的開在倫敦的中餐館。
但是地頭蛇就是有優(yōu)勢,作為當?shù)厝说氖返傥亩嗄甑膶ふ?,他在東倫敦找到了一家專做私房菜的中餐廳。
斑駁的木門內(nèi)是一片錯落有致的中式建筑群,這里是一片華人聚集區(qū)。
這里的主人據(jù)說祖上是清廷御膳房里出來的師傅,手里有幾道自家獨有的菜式壓陣。
傳說之中,這家有一道自家秘傳多年的名菜,“熊掌與魚”,這也是飯館的名字的由來。每年對外,這道菜只做三回,而且只在春節(jié)當天制作。這道菜之聞名,都在前一年,不,在兩三年前就被附近的老饕給預訂了。
而這次史蒂文帶著邵博來到這里,也是因為他苦苦等待了兩年之久的“熊掌與魚”終于輪到了他。
“真有那么好吃?”邵博對此表示不太相信。就算再好吃的菜,再難做的佳肴,也不可能一年只能做出三份吧?
現(xiàn)在佛跳墻和滿漢全席,先不說到底正宗不正宗,至少只要肯扔錢,想吃的話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就是饑餓營銷,和那些什么大米、白面手機一樣,明明有足夠的產(chǎn)量,非要利用網(wǎng)絡預訂。然后每次就賣幾十萬臺,但是被媒體炒作的沸沸揚揚。雖說邵博早就識破了這種伎倆,但是回想起來,當時自己也忍不住預訂了一臺。
“呦,史蒂文!早就等著你來啦。你要再不來,今天的這份“熊掌與魚”,恭叔我可就要賣給別人了?!?br/> 自稱恭叔的正是餐廳的老板,略微的禿頂,稍稍發(fā)福的中年男人,臉上一直浮現(xiàn)著讓人親近的笑容。大紅色的毛衣和里面純白的襯衫相稱,倒是蠻像阿森納的隊服顏色。剛才的話自然是玩笑,這可是史蒂文等了好久的一道菜,為了招牌,他也不可能自己毀約。
“啊,還帶朋友來了,這位是?”恭叔看到邵博也下了車,恭叔對著邵博招呼著。
“嗯,這個是我的一個朋友,從中國來的,恭叔你可要給我打折哦。對了,我這還帶了一瓶好酒孝敬您的,新年快樂!今晚就看您的手藝了?!?br/> 邵博這才知道,史蒂文原來拿的兩瓶紹興黃酒中有一瓶是給這里帶的。這里竟然能讓史蒂文如此在意,邵博也收起了小看的眼光。
“你好,恭叔。新年快樂,來的匆忙,也沒有帶什么禮物。就只好祝您恭喜發(fā)財,萬事如意了?!贝筮^年的,除了史蒂文也都是華人,邵博自然要給長輩拜年了。
“小伙子不錯,既然拜了年,恭叔也不給什么壓歲錢,今天你這份的晚餐就恭叔請了?!?br/> 后來邵博才知道的,來這里的人,都是按人頭算錢。說起來類似自助餐,不過和它還不太一樣。飯館每日提供數(shù)種菜式可供選擇,但是每人每次只能選擇其中的五種。
不過雖說只有五種,但是前菜、湯等均是做工精致、味道鮮美。來到這里的人,吃的不光是為了混飽肚子,而是為了舌尖上的享受。
“恭叔,那我呢?”史蒂文腆著臉問道。
“你小子平時好酒也沒少送,今晚都給免了。哈哈……”一面說著,一面帶兩人來到了一個包間。
邵博在走進包間之前環(huán)顧了一圈,這里都是包間而沒有大廳,和歐美的傳統(tǒng)都不一樣,不過這也正是中國的特色吧。
進了包間,恭叔被人叫到廚房準備做菜。一個剃了小短寸發(fā)型的年輕小伙子穿著身深紅色的唐裝,高挑的身材雖然有些瘦弱,不過也不是迎風就倒的那種,反而能從中感受到一種爆發(fā)力。服務生遞給兩人一人一個板子,上面記載了各種菜名,菜名前標記了數(shù)字。
“這個前面的不是菜價吧?菜譜還用排列順序?”邵博指著板子上的數(shù)字,問向服務生。
“這個啊,這個是我想出來的一個方便記錄……啊,你,你是邵博嗎?”剛才邵博一直低頭看向菜譜,也沒有注意小伙子。不過剛才問話時候的對視,讓小伙子驚訝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