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臨告別軒轅敬城后,便帶著扈從南唐呂錢塘、西楚舒羞、東越楊青風、修九斗米的老道士魏叔陽,鳳字營白馬義從,以及青鳥、裴南葦、羊皮裘老頭兒、老黃、跨木劍游俠兒溫華、姜泥一行人一齊下了徽山。
徽山頂,一襲紫衣遙望季青臨一行人遠去。
軒轅敬城來到她身后,輕撫其肩,溫聲道:“青鋒,待為父打理好軒轅世家,便帶你一起下山去找他,好嗎?”
軒轅青鋒螓首微點。
軒轅敬城心下不禁感慨,女兒不知不覺已長得這么高了。
這位曾一心想要下徽山考取山下功名死活不愿意習武的讀書人,以往每年都會帶著年幼的女兒軒轅青鋒去老桂樹那邊刻下身高,只是十五歲以后,早熟世故的軒轅青鋒便將這件事情當成是恥辱,不愿再做,與父親也愈行愈遠……
“爹爹,對不住……”軒轅青鋒兩行清淚留下,甚至不敢回頭去看自己的父親。
父親窩囊隱忍時,自己便疏遠他,甚至以他為恥,如今父親崢嶸畢露,自己才知錯……軒轅青鋒越想就越是恨自己……這不就是趨炎附勢的墻頭草么?沒想到自己不知不覺中就做了這種人……
軒轅敬城微微一笑,和煦如春風,“為人子女,哪有需要和父母說什么對不住的?走,好多年沒有給你在老桂樹那邊刻身高了,也不知你如今到底有多高了,瞧上去似乎七尺有余,人們常說七尺男兒,青鋒你倒是不讓須眉?!?br/>
時隔八年,父女倆人再次來到那顆老桂樹下,軒轅青鋒并不知道,打從她出生那一年起,父親軒轅敬城便在這顆老桂樹下埋下了一壇酒,以后一年一壇,至今已二十三壇矣。
當年女兒軒轅青鋒下地的第一聲啼哭,讓軒轅敬城心頭一熱,糯谷便被他釀成美酒,仔細裝壇封口深埋在那顆老桂樹下,就像他一直以來深深掩藏的父愛,沒事的時候軒轅敬城就愛到那顆老桂樹下踏上幾腳,踏幾腳仿佛心里也踏實一些,回頭望一望女兒,女兒頭扎紅頭繩,眉眼兒像清明時節(jié)的柳葉,一天比一天明媚……
……
這些日子,軒轅世家易主,老祖宗軒轅大磐被嫡長孫軒轅敬城請升了天,自然稱得上是江湖上發(fā)生的大事。
與此同時,朝堂亦不安寧,發(fā)生了兩件改變朝堂局勢的大事。
一件是那靖安王趙衡和靖安世子趙珣一路快馬加鞭往北而逃,本想要投奔北莽,結果剛到北莽境內,夜里吃了個接風洗塵的席,第二日清晨父子二人及麾下將士們的頭顱便被懸掛在北莽和北涼的邊境上給兩國人看。
有人說,這是因為北莽人崇尚忠誠義勇,平生最恨吃里扒外,背叛自己民族的白眼狼,所以直接殺了前來投奔的靖安王趙衡及靖安世子趙珣。
也有人說,北莽女帝和北涼王徐驍倆人有一腿,北莽女帝這是給自己老相好的兩位義子姚簡、葉熙真報仇呢……畢竟,不少一心想將北涼謗垮的讀書人最是喜歡拿起手中筆,胡亂臆想書寫各種足能以筆誅心殺人的言論,想著構陷北涼王徐驍對北莽女帝有舊情,引起離陽王朝太安城里的皇帝猜疑,給那北涼王徐驍安個“謀逆”之罪,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