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無功而賞弓弩師
……………………………………
好不容易打發(fā)了劉協(xié)、劉姠和文徽,劉漢少也再沒時間歇腳,還要帶人去看弓弩師演練?,F(xiàn)在大家都認為曹性是無功而賞,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恐怕會影響漢正軍內(nèi)部團結(jié),另外,曹性也悶頭忙活了這么久,是該檢驗檢驗了。
帶上主簿和行走,還有在京的一干武將,甚至連盧植、高順和沙妹兒都喊了過來,劉漢少一行浩浩蕩蕩地前往弓弩師。
曹性今天是主角,早早帶著部下等在門口,然后充當解說員,跟在左右招呼各位老大。雖然曹性本身擅長箭術(shù),但是弓弩師配備更多的是弩箭。
腰張弩上弦的時候,弩手必須坐在地上,屈膝后雙腳踩住弩擔,腰部上套的腰鉤鉤住弩弦,然后雙腿用力蹬直,同時身體后仰,看上去有點像皮劃艇運動員。所以,它的發(fā)射步驟應(yīng)該是踩弩擔;掛腰鉤;蹬腿上弦,裝上弩箭,仰射或平射。
而臂張弩只需弩手站著,一腳踩住弩機前的腳蹬,雙臂拉力上弦,裝上弩箭便可發(fā)射。所以,腰張弩威力大,但是發(fā)射間隙也大,臂張弩威力相對較小,但是發(fā)射間隙也小。
這一次曹性為大家演練的弩陣,就是腰張弩在中間,臂張弩在兩邊。腰張弩手根本不起身,裝上弩箭直接坐在地上仰射,然后繼續(xù)張弩裝下一箭,而臂張弩手則采取三排輪射,張弩、裝箭、發(fā)射,如此可以連續(xù)打擊,不間斷發(fā)射,只不過威力上有差別,臂張弩發(fā)射四輪,腰張弩才發(fā)射一次。
萬箭齊發(fā),效果當然好看,但是到了戰(zhàn)場上,情勢瞬息萬變,真正能發(fā)揮多大威力,收到多少成效,還得看具體情況。所以大家雖然贊賞,卻不驚奇,只有吳匡感嘆,戰(zhàn)涑水的時候他要是有這么多弩箭,也許就不會那么慘烈。
弓箭比起弩箭,發(fā)射速度更快,但是幾十步的距離騎兵可以轉(zhuǎn)瞬即至,也輪不到他們多射幾箭,所以弓手比弩手少很多,但是有一些有天賦的,被當成神箭手訓練,以后上陣專門尋機射殺敵方將領(lǐng)。
呂布也是箭術(shù)大家,對于曹性訓練的弓手自然看不上眼,但是他發(fā)現(xiàn)這些弓手使用的箭矢有古怪,三棱形,為了減少箭頭部分的重量,還磨有淺淺的血槽。
曹性笑呵呵地說:“呂將軍,這叫破甲錐,不僅能破鐵甲,而且入肉極深。中箭者不拔箭,會有血槽放血,拔箭則有三棱倒刺帶下大片皮肉?!?br/>
“小布,來一箭,試試手段?!?br/>
曹性聽劉漢少如此說,也連忙附和道:“對對,其中妙處,將軍一試便知?!?br/>
雖然曹性現(xiàn)在是師長了,可是他不敢稱呼呂布為旅長,就怕呂布聽了炸毛。
呂布接過一張弓,掂量了一下,然后張弓搭箭,照著對面的靶子射了過去。八十步開外,竟然透靶而過,別人轟然叫好,可呂布自己卻愣住了,他也沒想到這種箭矢的威力竟然這么大。
呂布指著破甲錐急慌慌地說道:“大舅哥,這玩意兒,我要,我要啊!”
眾人聽得集體腦門黑線,好歹也是當旅長的人,光天化日之下這么喊你要你要的,真的好嗎?
呂布才不管別人怎么想,從曹性這里弄到兩袋破甲錐,高高興興地背在身上,然而接下來的演練,就連呂布也震驚不已。
床弩與車弩。
…………
其實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床弩,一直沿用到火器出現(xiàn),進而才慢慢被取代,但是曹性他們的床弩是添加了黑科技的。首先,絞軸粗大,牽引繩轉(zhuǎn)兩圈就可以給床弩上弦;其次,鐵制絞盤,另配加長的套桿,利用杠桿原理,將套桿套在絞盤上,一下一下往下壓,既省力又快捷。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絞盤只能正傳,不能倒轉(zhuǎn),所以,絞盤上有齒輪,齒輪上有鎖舌。正轉(zhuǎn)的時候,齒輪推動鎖舌,發(fā)出嗒嗒的響聲,倒轉(zhuǎn)的時候,要先抬起鎖舌才可以。
一個副班長帶著五個兵士,一個兵士站在床弩側(cè)邊,負責鉤弦、摘鉤、裝箭,其余四個人,左右兩邊各兩個,二人在前拿著套桿插在絞盤上,然后與后邊二人一起發(fā)力,將套桿壓下來,如此反復壓幾次便能上好弓弦,然后副班長用木槌擊打扳機,發(fā)射弩箭。
原本需要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人才能操控的床弩,現(xiàn)在只需六人就能搞定,而且配合的越默契,發(fā)射速度就越快。
車弩與床弩是一樣的,只不過小了一號,三個人便可輕松操控,但是車子是四個輪的,前邊兩個萬向輪直徑一尺,后邊兩個連軸輪直徑兩尺多,這樣等于車板高度離地面一尺有余。反正這種車就是為了弩機配備的,不存在載重問題,前邊的萬向輪也足夠用了。關(guān)鍵是拉著靈活,用著平穩(wěn)。而弩機與車子之間還有一個可以轉(zhuǎn)動的底座,使弩機可以改變方向,調(diào)整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