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丁丁凍疼的長談
……………………………………
若是平時有人這么肯定自己,劉漢少一準(zhǔn)爽的哈哈大笑,但是今天心事重,沒過分夸張,只是莞爾一笑,說道:“好,難得志才信我。那哥就給你講一講將來的事吧。”
“將來的事?”
戲志才充滿疑惑。
“嗯,將來的事!”
劉漢少鄭重地點點頭,繼續(xù)說道:“差不多再過三年,劉宏就要掛了,哥會當(dāng)上皇帝,可惜只是個傀儡。太后臨朝稱制,大將軍與中常侍相斗,兩敗俱傷,董卓會趁機入京,獨攬大權(quán)。到那個時候,哥這個皇帝不僅會被董卓廢黜,連小命也保不住,還會被他宰掉?!?br/>
說道這里,劉漢少本想自嘲地苦笑一下,戲志才卻突然躥上來,一把拉住劉漢少,大吼道:“不!你不能死!”
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把劉漢少嚇了一大跳,隨即明白過來,敢情這娃是真情流露啊。于是拍著戲志才的手背,假意安慰著說:“乖,乖,不怕不怕哦。哥又沒說現(xiàn)在就死,還有三年多呢,這不是喊你來一起想轍了嘛?!?br/>
“你!你!你!”
戲志才一把甩掉劉漢少“撫慰的手”,指著他“你”了半天,也沒“你”出個所以然來。
“好了,好了,知道你關(guān)心哥,別生氣了唄?!?br/>
臉色蒼白,為之氣結(jié),戲志才干脆扭過臉,專心烤火,再也不肯搭理劉漢少。其實戲志才心里都快悔死了,虧得自己自覺多智,可是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一不小心就掉漢少挖的坑里。也賴劉漢少,哪有人能這么不正經(jīng)?好好的說著事,就拿自己的小命開起了玩笑。
甭管男人女人,發(fā)脾氣的時候都不能一味地哄勸,否則越哄越來勁。劉漢少立刻換了一副面孔,繃著臉訓(xùn)斥道:“將你找來,是要共商大事,可你看看你這個樣子,年輕沖動,心浮氣躁,讓哥怎么放心委以重任?”
敢請這還賴我啦?不過漢少說的好像也有些道理,自己是太沖動了些。
戲志才暗自思忖。
自從最初見到劉漢少,戲志才就知道他非比尋常,可是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堂堂皇子,史侯劉辯。進入北邙山之后,更是大開眼界,拼音字母漢簡字、乘法口訣表;棉花紡布做衣,水泵汲水灌田。那些工匠農(nóng)家有地種,有活干,人人有飯吃,個個有笑臉,學(xué)校里更是養(yǎng)活了上千的小娃。雖不敢說北邙山就像另外一個世界,無疑也是亂世中一處寧靜地,難怪蔡邕、盧植這樣的名儒大家也會拜服,甘愿窩在小小的北邙山里。
戲志才還很年輕,骨子里拿高傲當(dāng)個性,看不慣繁文縟禮,不甘與世俗同流,但是胸膛里卻滿是理想、抱負(fù)的熱血。要是這個天下都能像北邙山這樣,也許稱不上盛世,起碼是真的太平。所以,戲志才也像北邙山的人一樣,認(rèn)準(zhǔn)了劉漢少將來是要當(dāng)皇帝的,不是因為他是皇子,而是因為他能讓天下人過上好日子。再所以,戲志才也認(rèn)準(zhǔn)了追隨劉漢少,將來能憑借自己所學(xué),一展心中抱負(fù)。
當(dāng)然,北邙山里也有戲志才不敢茍同的地方,比如史老道和其他人所鼓吹,劉漢少是臨世下界的什么神啊、仙兒的。盡管有那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對黃巾的讖緯之言佐證,憑著自己的才智,也解釋不了其中緣故,可戲志才就是固執(zhí)地不肯相信。但是,在山里呆久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雖然不肯相信劉漢少是神,卻又相信他說的話。
問題在于,劉漢少最大的毛病就是吊兒郎當(dāng)沒正形,喜歡“挖坑埋人”,而且埋的人越聰明,好像他越有成就感。所以戲志才進山之后,自然成了被埋首選,起初沒混熟,戲志才只是小心翼翼地躲著坑邊,被動挨挖。后來相互了解了脾氣,戲志才也開始反挖坑,一見面就斗嘴取樂,好像誰把誰忽悠懵了,就打贏了一場仗似的。
在別人看來,他們有點君不君,臣不臣;大的不大,小的不小,但是這種“挖坑式”的友誼卻以近乎瘋狂的速度生長起來,牢不可破。到目前為止,戲志才嘴硬,始終沒喊過一句主君什么的,但是劉漢少在他心里的位置,已無可取代。所以當(dāng)劉漢少說自己會死的時候,戲志才信了,急了,吼叫了。不僅是為劉漢少而急,也為天下的運勢,自己的抱負(fù)……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他都不能容許漢少出一點差池。
看到戲志才被自己唬住了,劉漢少心情大好,卻還是擺出一副余怒未消的樣子,又沉聲喝問:“后邊的事,你還聽不聽?”
戲志才點了點耷拉的腦袋,于是,劉漢少將“自己死了以后”的事故娓娓道來。從另立劉協(xié),到諸侯割據(jù);從三分天下,到立晉代魏;從短暫一統(tǒng),到五胡亂華。
“你是說,咱們漢人會被胡虜夷狄當(dāng)作兩腳羊活活吃掉?我整個漢家天下,所剩人口,不足百萬?”
戲志才又激動了。
大概每一個漢人,聽到這樣的事情,都沒辦法不激動。相比起戲志才,劉漢少并沒有那么多的“大漢情結(jié)”,畢竟前生后世之時,已經(jīng)民族大團結(jié),學(xué)會了相依共存。但是,這并不代表劉漢少可以無動于衷,從整個人類發(fā)展史的角度來看,無論如何,能夠使一個最為繁盛的民族幾近亡族滅種,都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野蠻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