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寺之所以被稱作白巖寺,大抵是因為寺院剛好建立在白巖山上。
白巖山以遍體嶙峋的乳白崗巖著名,山勢并不陡峭峻拔,與其說是山峰,倒不如說來的更像丘陵一些。
坐落在此間的白巖寺,屬于方圓幾十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寺,才在山腳下,法海似乎便已經(jīng)能夠聞見山頂上經(jīng)年不息的香火。
拾階而上,不過多久,一派恢弘的愿景出現(xiàn)在眼前。
連片的黃墻青瓦堆疊圈劃出偌大一塊平地,佛寺門前那兩尊相對而立的韋陀菩薩更是威武不凡。
寺門大開,入目便是一尊臥坐佛臺的彌勒大佛,體胖腹大,笑口常開,仿佛閱遍世間一切樂事。
正了正衣冠,法海擺出一副靦腆的笑容,朝寺門內(nèi)邁去。
本來聽見有香客上山的動靜,門前那兩位迎客僧心中一喜,正要上前相迎。
待到看清來者是個與他們一般無二的小和尚,面上雖然沒有什么異樣,但法海還是能夠敏銳地從他們眼中看出一些嫌棄。
“阿彌陀佛,小僧法海見過二位師兄?!?br/> 伸手不打笑臉人,見到法海上來便是尊稱二位師兄,那兩個和尚卻也是趕忙回禮,態(tài)度也不知不覺好上了許多。
打過招呼,法海說明此行的來意。
“小僧自寧鄉(xiāng)溈山寺一路云游至此,路過寶寺,想暫且留下歇歇腳,掛單幾日,不知二位師兄可否行個方便?”
法海進門前曾經(jīng)留意過,門口那兩尊韋陀像手中所持降魔杵高高扛在背上,意味著這是一座大寺,可以供云游的行腳僧免費吃住三日,所以才會出此言道。
那兩個僧人對視一眼,仔細想了想,卻是方圓百里都未聽過名叫溈山寺的大寺,不免眼中多了些輕視。
猶豫了一會兒,其中一個試探著開口詢道:
“留宿幾日……不知師弟可否有度牒?”
“這個自然是有的?!?br/> 聽到對方的語氣,知道這件事姑且算是成了,法海笑著從袖中掏出一本度牒,遞了過去。
驗了驗法海的度牒,發(fā)覺不曾有假,剛才開口那僧人臉色又難看了幾分。
將度牒還與法海,方語氣有些勉強地說:
“若是止留宿幾日倒也無妨,不過寺里時常有貴人親眷到訪留宿,求佛祈愿,你在寺里千萬莫要亂走,以免沖撞了貴人,可曾記???”
“阿彌陀佛,小僧自然省得?!?br/> 法海忙不迭一口應了下來。
見對方態(tài)度甚恭,那迎客僧也沒法挑出什么刺來,只得憋著一口氣催促一旁的師弟。
“覺思,還不快領這位師弟去客房住下,順便往方丈處報備一聲?!?br/> “為什么老是我?你倒樂得清閑自在……”
嘴里嘀咕了幾句,另外一個年紀小上一些的僧人這才不情不愿地站起身,沒好氣地對著法海呵道。
“兀那僧人,還不快跟上我?!?br/> “那就多多麻煩師兄了。”
法海臉上尤且還帶著溫和靦腆的笑容,像極了入世未深的純萌新。
一路七拐八拐行至一處偏僻的客房,覺思捏著鼻子打開房門。
大概是太久沒有人居住的緣故,客房里還泛著一股淡淡的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