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年假了,我回了家鄉(xiāng)。
我從這個三線小城市長大,在sh待久了,每次剛回去的頭幾天都會有點不適應(yīng)。
不適應(yīng)的方面很多。
比如會覺得自己很有錢,看什么東西都很便宜,什么都舍得買。
每次剛回來的前幾天,都會覺得這個城市和自己印象中的不一樣,平時想起這個城市,總覺得還可以,就是城市規(guī)模小了點,但回來之后就會覺得怎么這么舊,印象中沒這么舊啊。而且樓也矮,路也宅,很多地方臟臟的,乘扶梯大家都不排隊給后面的人讓通道口,電視里天天播放著總集數(shù)堪比新聞聯(lián)播的不孕不育廣告,一到晚上總能看到一些講著明顯北方某個城市外地口音,光著背紋著身的光頭在街上橫著走的小混混,當然,現(xiàn)在是冬天,沒人光膀子。那個地方的人來我們這邊做小混混的很多,多的時候甚至占到了混混里的百分之八十,所以甚至很多本地混混都用學(xué)那種口音假裝自己很兇殘。不過這兩年社會進步了,治安好了,這種人少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長年在外地生活而錯過了這些大哥的威武。
畢竟是在這里成長的,適應(yīng)起來很快,沒幾天就會覺得很舒服了,這里的我不是孤獨的,我有父母,有好多朋友,好多同學(xué),去繁華地段逛個街吃個飯都有可能不小心遇見幾個熟人,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每次從外面回去,我可以很自然地說“我要回家”。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父母去了姥姥家,隨便吃了幾個餃子,我就借故先自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