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采訪
這話有效果,村民們陸陸續(xù)續(xù)都跑到攝影機后邊來了。
張老師擦了一把汗,說道:“哎呀你們李家溝的鄉(xiāng)親太熱情了?!?br/>
李君閣翻出鯽魚來,對張老師說道:“明天你單獨采訪他們才會知道啥叫熱情,趕緊開始吧,怎么拍?”
張老師說:“先讓甲魚出來我們看看。”
李君閣拿出一尾鯽魚遞給他,張老師猛擺手:“你上你上!”
李君閣翻翻白眼,這張老師嘴上說著不迷信,其實心里也發(fā)虛呢!
拎著魚尾巴在水塘邊上晃了晃,一個大背殼冒了上來。
攝影對著老團(tuán)魚一通猛拍。
李君閣逗引了鯽魚幾下,然后將鯽魚拋給老團(tuán)魚吃了。
然后問道:“接下來做啥?”
張老師明顯被團(tuán)魚的個頭驚著了:“這甲魚有多大???”
李君閣說道:“沒有具體量過啊,估摸著背殼直徑有一米出頭?!?br/>
張老師這才回過神來,說道:“再喂幾條,我們補些鏡頭?!?br/>
李君閣說道:“真沒啥可怕的,要不張老師我們一起來喂?”
張老師想了一下,說道:“行,我也上個鏡頭,讓大家知道這個其實沒啥神異的。”
李君閣又在心里頭翻白眼:“然而剛才你的表現(xiàn)并不是那么回事?!?br/>
……
拍完這些,兩人約好第二天的采訪事宜,李君閣這才回家歇著。
第二天一大早,李君閣帶著白大他們出來遛彎,就見到有村民們正在接受采訪呢。
……
“這位老鄉(xiāng),你認(rèn)為你們村的老甲魚有靈異嗎?”
“吳老師說了,要講科學(xué),那就是一個大團(tuán)魚。”
“呃……請問吳老師是誰?”
“吳老師是我們農(nóng)技站的,懂得可多了,我們農(nóng)事上有啥不懂的都問他來著?!?br/>
“哦,那你自己相信這個甲魚有靈異嗎?”
“四祖宗說了,要存著敬而不求之心?!?br/>
“呃……四祖宗又是誰?”
“四祖宗我們李家溝輩分最老的老人,就住祠堂邊上?!?br/>
“哦,那你自己相信這個甲魚有靈異嗎?”
“這個嘛……哈哈哈……我要去移油菜秧子了,我得走了,您再去問問別人哈!”
……
“兩位老鄉(xiāng)下棋呢?我是央視記者,請問你們認(rèn)為村里的老甲魚有靈異嗎?”
“這個……應(yīng)該……沒有吧?”
“誰說沒有?沒有怎么跟著皮娃回祠堂了?”
“哎呀你個死人!人家皮娃說了不要亂傳,風(fēng)言風(fēng)語的好說不好聽,到時候說我們李家溝有妖怪!”
“妖怪怕啥!皮娃還說了,早年間還有妖怪來跟我李家祖宗當(dāng)丫鬟呢!這老團(tuán)魚我看了有些日子了,也是個懂禮的!”
“呃……等等老鄉(xiāng),你們說的妖怪當(dāng)丫鬟又是咋回事?”
“哦,這個故事可比老團(tuán)魚的傳說還老了,早年間慎清公告老還鄉(xiāng),帶著上河李家來到這李家溝……”
……
“這位老鄉(xiāng),請問你對你們村甲魚這事怎么看?”
“哎呀小同志這事你問我就算問著了?!?br/>
“嗯?這話怎么說?”
“嘿嘿,老團(tuán)魚回來那天我可就上網(wǎng)查過了,閩州有個承天寺,那邊放生池里也住著一個老團(tuán)魚,跟我們村這個差不多大小!”
“喲!你還會上網(wǎng)呢!”
“瞧你這話說的,我們村祠堂里有個小圖書館,有幾臺電腦,我們沒事都?!?br/>
“那你可是見多識廣了,能跟我說說這事怎么解釋嗎?”
“嗯,那我跟你說說啊,這團(tuán)魚為啥喜歡住到寺廟祠堂邊上呢,科學(xué)的解釋應(yīng)該叫‘躲雷’!”
“……”
……
“喲,這位婆婆您做針線呢,嘖嘖這手藝真好!”
“哎喲娃娃您真會說話,梁丫頭說這叫女紅,前些日子還在我家拿了兩本繡樣去描呢,說是啥非遺?!?br/>
“哦,那婆婆您貴姓啊?”
“免貴我姓王?!?br/>
“王婆婆,我是央視的記者,我就想問問你對祠堂后邊的大甲魚怎么看?”
“要我說吧,這大甲魚也怪可憐的,老伴老伴,這老了沒伴那可就孤清了,我本來想著去盤鰲鄉(xiāng)買個母團(tuán)魚放塘里去的,一想不行,這可都差著輩分呢!”
“呃……婆婆您忙著,我再去采訪下別的村民……”
“別走啊,我想著你們央視這么神通廣大的,能不能……喂喂……”